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宋與拜占庭的第一次會盟(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宋軍使節身份,跟著嶽卓群去拜占庭的是先遣軍參謀長,楊宗閔。
他帶著幾十位隨從,其中有十幾位,就像個好奇寶寶,什麼都要去看看,惹得護衛的拜占庭軍官有點厭煩,但又不好發作。
知道內情的嶽卓群心中苦笑。
這些宋軍,到哪裡都一樣,敵人,朋友,中立者,無論誰的地盤,他們都會打起精神,用心去勘查。這些好奇寶寶,十有八九是情報處或測繪科的軍官,他們的眼睛就像裝了尺子,掃一眼就能判斷出大致的距離、高度等資料,牢牢記在腦海裡,然後暗地裡畫下來。
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者又在害怕什麼?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準備,彷彿下一刻就會發生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他們自己管它叫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嶽卓群不願意說出他所知道。因為他知道,這會引起兩國間隙。就讓宋人看吧,只要拜占庭對宋人有用,他們一定會視為盟友,竭力相助,而不是下毒手。
遠交近攻,這是嶽卓群在宋國學到的知識。
回到拜占庭,在皇宮正殿上,楊宗閔向阿歷克塞一世呈上趙似的親筆信。
這是一封用漢字書寫的親筆信。
在信中,趙似洋洋灑灑寫了一通大宋與拜占庭“自古以來”的友好,然後說了兩國分別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典範,應該在這個黑暗的時代裡,成為照亮人類世界的雙子燈塔。
在書信的結尾,趙似直接引用了兩段話,一段是前唐詩人王勃的詩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另一段直接用希臘文書寫,引用的是柏拉圖的名言:“把你的臉迎朝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
阿歷克塞一世聽完嶽卓群的翻譯,再看到最後那兩段前唐詩句和希臘名言,直接給整不會了。
大宋和拜占庭,應該在這個黑暗的時代裡,成為照亮人類世界的雙子燈塔。前所未有,震撼人心,多麼有力量和高尚的句子。
阿歷克塞一世甚至覺得有些羞愧,自己還在為拜占庭的存亡憂患時,東方大宋帝國的皇帝,已經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去思考全人類的命運。
“想不到,在遙遠的地方,也有一位與馬可.奧勒留媲美的偉大皇帝,他的胸懷、氣魄和學識,讓我深深地折服。”
阿歷克塞一世由衷地敬佩道。
嶽卓群在一旁補充道:“陛下,請恕我冒昧。臣親眼所見,因此在臣的心裡,宋國官家要遠勝馬可.奧勒留皇帝。他不僅才華橫溢,能力超群,把上億人口、縱橫萬里的大宋治理得井井有條,還擁有非凡的軍事能力...”
嶽卓群最後說道:“能與這樣偉大的國家,偉大的君王結盟,臣相信,是拜占庭最大的幸運。”
有些大臣和將領露出不滿之色。小子,你遊歷大宋幾年,就成了親宋分子了嗎?
阿歷克塞一世察覺到這些,他不動聲色地把這些異議按了下去,然後問楊宗閔。
“將軍閣下,請問貴國皇帝陛下,除了這封書信,還有什麼需要跟我說的?”
阿歷克塞一世看得出,這封親筆信是正式的公文,可以明示天下,流傳青史的,所以洋洋灑灑,調門很高。但是實際上的結盟,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陛下說,大宋願意幫助拜占庭收復小亞細亞,然後我大宋從東,拜占庭從西,壓制住不安分的突厥人、大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