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潭州、鼎州、衡州已經有了絲綢廠、紗廠和棉布廠。各農場的絲繭和棉花運到這幾處,變成了絲綢和棉布。

出產還有茶葉、瓷器、果脯等等,嗯,還有豬鬃毛和桐油。

這兩個東西看著不顯眼,其實在工業上用處很多,比如造船就需要很多豬鬃毛刷子,給船板刷桐油,做第一道防水處理。

隨著火器的大規模應用,豬鬃毛刷子需要的越來越多——尤其是海軍,清理艦炮炮膛少不了它,而且火炮開火幾次後,炮管溫度很高,毛刷子很容易就損壞掉了。消耗品啊!

除了海軍,海面上跑的大宋船隻,除了漁船,民用船隻誰上面不裝幾門火炮?——惦記船上財富的人太多了。

蘇定波在自己的本子上又記下一筆。廣州已經是南海地區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海運中心,這種物資的需求是海量。

順水到了衡州衡陽,湘水和未水在這裡匯合,這才是完整的湘江。

其實湖南下嶺南最好的通路,就是前秦時期打通的通路——湘水南下,過永州,在興安透過前秦時期挖掘的靈渠,與灕水相連,一路東進,在梧州匯入西江,直奔廣州。

只是這條路便利是便利,就是繞得有些遠了。

不管如何,衡州現在是湖南郡南邊重鎮,衡陽縣城裡工廠林立,多是靠湘江農墾師下屬各農場的出產做原材料。

到了潭州,蘇定波坐了船,沿著雲澤湖,去鼎州和嶽州等地轉了一圈,本子上的資料更加詳盡。

湖南郡,光是農墾師各農場的物產,就能很好地滿足廣州港海商的部分需求。

《青葫劍仙》

——絲綢品質不差,但產量跟江東和東海比,相差很遠。只能做種類上和數量上的補充。棉布有一部分,數量不少,但是更多的是滿足兩湖和巴蜀等地的百姓使用,能用到海貿的不多。

茶葉和瓷器,豬鬃毛和桐油等物,可以成為南下的主力產品。

蘇定波一項項盤算著,開始草擬報告的底稿。葉遜需要一份詳盡的商業調查報給到他。

突然有嶽州官府的人急匆匆地來找到。

“你是金利鋼鐵廠總經理蘇定波?”

“是的。”

“官家傳你!”

蘇定波嚇了一跳,“官家?他傳我?官家傳我去開封幹什麼?”

“我們怎麼知道?不過官家不在開封,在江夏。官家傳你去江夏面聖,快,趕緊動身。”

嶽州官府的人催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