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勇將喟嘆不逢時(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琳、李儼等人連忙密令鍾藥師、吳存忠、丁開山等人,率領四萬漢軍精銳入南京城。至於古北館、密雲等地的防務,統統甩給其他漢軍。
現在到了最危急的時刻,老奸巨猾的兩人意識到降宋之前必有一番爭鬥——誰是反正投誠的功臣,誰就能保住家族的榮華富貴。
這個必須要好好爭一爭。
所以張琳、李儼為首的漢臣集團急需一支武力撐腰——鍾藥師、吳存忠在他們的暗地裡的慫恿和支援下,汰弱留強,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裡,把南京道漢軍裡最驍勇善戰的四萬官兵,收攏在他們麾下。
同時,透過大公鼎等人的牽針引線,李儼又與渤海軍將領高仙壽等人搭上線,暗中達成了攻守盟約。
隨著蕭幹率領所部倉皇回京,張琳、李儼等人都憋著一口勁,隨時反正,迎接王師的到來。
可是第四天,耶律大石的捷報傳回南京,把大家搞得全迷湖了。
“耶律大石捷報裡說,他率部與宋軍主力在夾土溝激戰,耶律馬哥、耶律代裡等將奮勇殺敵,戰死沙場。數萬將士前仆後繼,終於把宋軍擊敗,退守沙甲鋪...這可能嗎?肯定是謊言,胡說八道的捷報!”
雅文庫
李處能十分氣憤地說道。
你幹嘛要打勝仗?你這不是在耽誤事嗎!嚴重影響我們棄暗投明的偉大事業!
張琳捋著不多的一縷鬍鬚,浮腫的眼睛閃爍著光。
這些日子,他為了南京道百萬百姓的安危,操碎了心。最引為自豪的美髯,被日夜捋著想問題,捋的只剩下這麼一縷了。
不顧年老體邁,日夜憂思,失眠得眼睛都浮腫了。
“蕭幹那邊怎麼說?”張琳問李儼。
“我派人去試探過,可是連軍營大門都進不去,統統被打回來了。”李儼苦惱地說道,“現在蕭幹除了接受糧草之外,其餘的聯絡一律切斷。不過聽說他暗地裡有接見蕭遐買和耶律諦裡姑的使節...”
這個訊息讓在座的漢臣們都緊張起來。
以己度人,漢臣們也覺得契丹和奚人貴族們也想賣出一個好價格。只是他們相對自己這些讀聖賢書、通詩詞的漢臣而言,想賣出好價格的難度更大一些,所以需要加倍地努力,體現出自己的赤誠之心。
可是你們一加倍努力了,我們就被比下去了,就賣不起好價格了。那怎麼能行了。
這些漢臣們都知道,宋國如今非常強勢,那麼能接納的降臣名額有限。
他們都是有野望的人,保住身家性命,這只是最起碼的底線。他們還希望能夠只是換一身官服,繼續成為殿中貴人,延續自己和家族的榮華富貴。
遠在河北的趙似接到內線通報後,驚訝萬分。他真的沒有想到,自己的北伐大軍還沒打到燕京城下,遼朝的大臣們為了投降之事,已經內捲成這個樣子。
果真,天祚帝的遼國,和十一哥的宋國,在原本的歷史上,都是這個時代的一時瑜亮啊!看看天祚帝重用和留下的這滿朝文武,尤其是這些漢臣,各個都是臥龍鳳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