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勇將喟嘆不逢時(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夾土溝之戰,負責迂迴包抄到宋軍後翼,發起致命一擊的蕭幹,當時去了哪裡?
他率領四萬奚兵,確實已經包抄到位。但尷尬的是,他的行動早早地就被宋軍發現,一支三萬人的宋軍騎兵,在劉仲武的率領下,一直伴隨著他們。
蕭幹知道,宋軍沒有動手的原因很簡單,不想破壞整個戰局的部署——宋軍打贏了,蕭乾的這四萬騎兵就失去了威脅。宋軍主力會調過頭來,與己方的騎兵合擊蕭幹所部。要是宋軍萬一打輸了,這三萬宋軍騎兵就需要挺身而出,掩護主力部隊撤離戰場。
所以宋軍騎兵只是密切監視著,只要自己不主動發起進攻,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動作。
蕭幹觀察了一會,發現宋軍戒備森嚴,自己貿然發起進攻,很有可能佔不到便宜,還會被黏住——那些一丈多長,看著就瘮人的長矛,擺成嚴密的方陣,再加上數量眾多的弓弩手,簡直是騎兵的剋星。
到時候自己所部進攻受阻,被黏在戰場上,這三萬宋軍騎兵再從屁股後面給自己狠狠來上一刀——一切皆休!
這四萬騎兵是奚人最大的依仗,也是自己這個奚王的本錢。蕭幹不願意拿它去冒險。
於是蕭幹決定先在遠處觀望,根據主戰場的形勢變化再做決定。
宋軍以四個裝備了火槍火炮的重灌步兵團為前鋒,一舉打崩了耶律馬哥、耶律代裡率領的遼軍前軍,這兩位遼國軍中知名的勐將,居然跟敵手一招未過,就身隕。
一個被打成了篩子,血肉模湖。一個在無數的霰彈中化為血雨,拼都拼不回去。
還有兩萬遼軍前軍,就像被收割的麥子一樣,一排排地倒在地上。
蕭幹當時跟耶律大石一樣,被嚇得手腳發涼,六神無主。但是他畢竟年長許多,戰場經驗豐富。他強壓著心中的巨大恐懼,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撤退上。
此時的宋軍主力還在解決遼軍前軍,無力他顧。劉仲武有任務在身,一時也顧不上蕭幹所部。
心念佛祖保佑的蕭幹,急急忙忙帶著所部撤下了戰場,倉皇北走。過涿州城而不入,直接進了南京城東的軍營裡。
蕭乾的舉動讓南京城裡一片驚慌,不明就裡的軍民議論紛紛。
有的說耶律大石在涿州大敗,遼興軍全軍覆沒,蕭幹率領的四萬奚兵作為後衛,見機不妙,調頭就跑,所以才逃得生天。
有的說耶律大石作戰不利,丟了涿州城。又無臉回南京城,乾脆率領遼興軍奔了薊州,準備北出中京大定府。有人信誓旦旦,說在南京城東面的潞縣見到了遼興軍,倉皇北去。
還有的說耶律大石已經投降宋國,蕭幹是跑回來報信的。
各種訊息滿天飛,城中軍民惶惶不可終日,人心浮動。
可是遍顧四周,發現已經是無處可逃。
北邊聽說宋國玄武騎軍的前鋒已經出現在古北館一線,前兩日景州遵化還急報,發現一支玄武騎軍的探馬隊出現在城下。
東邊,宋軍已經兵出錦州,與玄武騎軍和水師配合,逐一攻佔中京道沿海諸州。營州昨天送來急報,說榆關已經失陷,營州及及可危。
西邊,居庸關一連三天沒有訊息過來,各種訊息也是滿天飛。有說耶律佛頂降宋,也有說宋軍抄近路迂迴去了居庸關後面,正在前後夾擊。
原本抱有最大希望的南路又作戰不力,那真的就是無路可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