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似看了一眼正在認真聽的諸位高僧,繼續說道:“愛國是本分,報國是職責。佛教無國界,但僧人有國界。既然是宋國子民,當懷有一顆愛大宋的心。以此赤心修行,足矣。”

說到這裡,趙似停住了,留給這些高僧們思考的時間。

他們面面相覷,心裡在琢磨著官家的話。

“愛國是本分,報國是職責。”說明官家希望佛門僧人,這些出世修行之人,只需要盡本分即可,不需要履行公教軍警的職責。

這已經十分優待了。

畢竟各佛剎的僧人,都是朝廷下發錢糧供養的,跟公教軍警一樣,屬於吃皇糧的。

“佛教無國界,但僧人有國界。”則是官家對佛教僧人們的警示,即為大宋子民,不管你出世還是入世,必須遵守大宋律法,不得通敵賣國...否則皇法自然會收拾你。

“陛下,請問這大宋佛教愛國聯合會,是個什麼章程?”

幾位高僧用眼神交換了各自心思後,由主人家智海大和尚出聲詢問。

“大宋佛教愛國聯合會,凡大宋境內有度牒的僧侶,一律為個人會員。境內合法修建的佛剎僧舍,均為法人團體會員。總會設在開封,有長老會,由各地諸佛剎推選若干大德高僧組成。負責佛教愛國會的日常決策,主持定期召開的全國僧侶代表會議。”

趙似胸有成竹地說道。

“再設執事會和監事會,前者負責總會決策的執行,以及日常事務處理;後者監督僧侶對戒律的遵守,以及對違反戒律的審查和處置。”

無相和尚忍不住問道:“陛下剛才說佛教愛國會是佛門自治管理機構,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自治管理的意思很簡單。你們佛教的戒律,比如佛剎的管理制度、僧侶的修行制度和日常管理準則...全部由你們自己制定,交全國僧侶代表會議審議透過,再經禮部審查備桉,即可執行。全國佛剎僧侶照此執行。違反你們內部戒律和條例的僧侶,由你們佛教愛國會自己處置。只是但有違法者,如俗世百姓一樣處理。”

聽到這裡,幾位高僧再也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趙似也不呵斥他們的無禮之舉,自己端起一杯五臺山的清茶,細細品了起來。

過了一會,智海和尚又興奮地問道:“陛下,請問各處佛剎的方丈、住持、首座等等僧職,也是由我們內部推舉?”

趙似把茶杯放在旁邊的桌几上,點了點頭:“沒錯。由你們內部選賢推舉。此前你們佛門僧舍,有十方剎和子孫剎之分。”

此前佛教的子孫廟是按師徒關係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擔任職事。

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雲遊,寺廟的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由掛單在此寺的眾僧人推舉。

“上次清源扶正行動後,所有僧舍佛剎,除了禁止使用寺廟之名外,也全部改為十方剎,杜絕子孫剎。只是當時的管理條例規定,各佛剎方丈、住持等僧職,由地方官府任命。現在改為你們佛教愛國會自行推選。”

“僧侶的招錄、學習、分配、拜師,以及修行考稽定級,還有各佛剎的僧職的選舉任命,均由你們佛教愛國會自行組織和管理。總會以下各郡設支會,各州設分會。”

趙似的意思很清楚,分會設在州一級就可以。縣一級就不分了。

幾位高僧也明白意思。

現在僧侶名額、佛剎數量被嚴格限定,一個縣也就一座佛剎,或者多一座佛庵。大一點的縣頂多再增加一座。

縣一級設分會,完全沒有必要。

“細節章程的草桉,彥成,你分發給諸位大和尚,請他們過目。朕也省得再費口水了。這一番話,講得朕口乾舌燥。不過你們五臺山的雀舌茶,確實不錯。”

方丈堂裡響起輕輕的笑聲,氣氛無比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