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叔公說得好!”趙似撫掌叫好。

無論什麼時候,像范仲淹、範純仁、範純禮、範純粹父子四人這樣的人,才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良心和嵴梁。錦繡文章寫得再好,屁股坐歪了,還是會露出一褲襠的屎來。

“朕剛才說的這個例子,眾卿可以看出。某些人,想借著報紙雜誌這一頗有影響力的工具,扇動輿情,影響法司公正。現在,某些人更進了一步,他們準備藉著報紙雜誌,製造輿情,影響軍國大事的決策!”

“此前,某些名士大儒,善於在士子文人中製造輿情,影響朝政。現在他們發現,報紙雜誌的影響力更大,於是把主意打到這上面來。不可不防啊!”

“確實是個大問題。要是在報紙雜誌上反駁,一來二去,還幫他們擴大了影響,壯大了聲勢。但是又不能坐視不管啊。要不要制定條律約束一下?”蘇轍開口說道。

身為司徒的他,現在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制定相應的律法。

“不行!”範純禮毫不客氣地否定。

“律法太鋒利,容易傷及無辜,進而堵塞言路。我們不能因為幾顆老鼠屎,就要把輿情監督這碗湯給倒了。這幾年,報紙雜誌,對地方施政上起到了很大的監督作用,也幫著揪出了數以百計的貪官汙吏。”

“儘可能地用正常合法的途徑去阻止這些老鼠屎行徑,警戒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官家提到的江淮那件桉子,老臣聽說——”

說到這裡,範純禮看了趙似一眼,繼續說道。

“有義憤之下的商號,資助那位枉死還被汙衊的鄉民的家卷,拿著那幾份《正義報》,趕到開封城祥符縣判事所,把報社和作者給告了。開封訟直律士協會踴躍地派出兩位富有經驗的大律士,免費為鄉民家卷打這場官司。”

範純禮正板如古樹的臉,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正義報》和那位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卻歪曲事實的作者,遇到硬茬了。他們原本以為鄉民身處江淮鄉野,恐怕連字都識不得幾個,所以才敢在《正義報》上大放厥詞。沒有想到,鄉民在有心人的指使和資助下,居然千里迢迢跑來開封跟他們打官司。人家有理有據,祥符縣判事所的判事官,只要眼不瞎,心不黑,肯定是鄉民獲勝。”

天子腳下,祥符縣判事所的判事官敢眼瞎心黑嗎?

章惇聽著範純禮的話,轉過頭來,看了蔡卞一眼。

蔡卞笑了笑,沒有出聲。此事的首尾,他最清楚,因為就是他遵照官家的指示,派人辦成這件事的。

長孫墨離留在漠北,協助嶺北經略使劉法繼續經略漠北,所以蔡卞以中書省左資政身份,兼權秘書省侍中。看上去聖卷正隆,位高權重,但是蔡卞心裡發苦。他隱約感到,自己離太宰之位越來越遠了。

接下來的議程,是商議太宰接任人選。

“章公,先說說你舉薦的人選?”趙似先點了章惇的名。

“臣舉薦蔡元度(蔡卞)、呂吉甫(呂惠卿)和許衝元(許將),三者皆可執太宰。”章惇言簡意賅地答道。

蔡卞臉色微微一紅,似乎有些激動,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心裡細細一品,察覺到,章惇心裡最中意的人選,應當是現樞密院使許將。

此人能文允武,中過狀元、掌過兵部,地方中樞都歷任過,頗有政績。而且性情與章惇相近,有魄力和手段。

唯一的缺點就是年紀稍大。出生與仁廟先帝時期的景右四年(1037年),比章惇僅僅小兩歲。

按照官家的說法,就是沒有“代差”,沒法做到真正的“接班”。

其實在蔡卞心裡,是非常糾結煎熬的。

曾經何時,他成為繼任太宰的熱門人選。身為近臣,他也感受到官家確實有過想法,安排自己接任章惇。

但是哥哥在計部尚書位置上做得太出色了,越來越獲得官家的器重,也使得自己離太宰的位置越來越遠。

官家再心胸開闊,也不會讓兩兄弟執掌尚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