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此日樓臺鼎鼐和(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人又議論了一會,對北遼和東北的戰略調整,沒有意見。
許將還補充了一點,現在大宋除了東北,也已經對漠北動手,在北遼的後翼和左翼都有布子,那麼是不是集中新建的水師力量,對高麗國進行一次軍事示威。
藉口是現成的,高麗國海域,有許多海賊。他們肆意打劫宋、高麗和東倭國的海船,造成了不小損失。
“幫助友邦進剿海賊,保證商路通暢”,這個理由光明正大,拿得出手。
好處就不少了,一是確實可以確保商路通暢。
二是用實戰來鍛鍊新建不久的水師。
水師被賦予重望,以後很有可能需要跟南海、天竺、大食等區域的海上勢力作戰。那些可是國家級別的水師,比高麗國海域上的海賊要難對付。不如先拿高麗國海賊練手入門。
先易後難,一步步打怪升級。趙似明白了許將的意思。
三是以強大的水師力量威懾高麗國君臣權貴,不要以為隔著大海,大宋就奈你不何。強大的大宋水師照樣能收拾你。既然如此,那麼大宋商人叫嚷了許久的自有通商、關稅免除,高麗國必須全部允許。
再劃出幾塊地盤,比如挨著北遼東京道的港口、島嶼,作為大宋水陸兩師的基地。有了這些前進基地,既可以更方便地對東京道進行滲透,執行戰略任務;也可以在時機成熟,以偏師姿態,牽制遼軍。
總之,好處多多,不可不行。
章惇、蘇轍、孫路幾人熱烈地討論了一番,覺得此策可行。
趙似在一旁不做聲,他心裡早就同意了許將的建議。
打北遼跟打西夏完全不一樣。
西夏沒有太多縱深,尤其自己把涼州河西一塊切下來後,西夏其實等於困守孤地;實力又擺在那裡,屬於窮橫的那一類。
宋國西軍跟它血戰百年,士氣、軍心都不弱。抓住時機,傾盡一力,肯定能滅掉。
北遼就不行。
首先它的縱深迴旋餘地太大。
大宋費盡全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對於北遼來說,也不算是致命。他們可以退居中京、西京和東京道,對燕雲一線發起無休止的侵襲戰,把這場戰打成持久戰,持續不斷地放大宋的血,消耗大宋的民力國力。
其次,北遼的實力跟西夏不可同日而語。
西夏敗上三四次,可能就真的完蛋了。北遼不同,它血厚,你不持續錘它個三四年,根本沒法要它的命。中間你一不小心,還可能讓它翻了盤。
所以對付北遼,要有耐心。不僅自己國內要做好充分準備,還要展開戰略佈局,在促進北遼內部腐爛的同時,要在它的左右和後翼,都佈下棋子。
趙似看到大家對許將的建議達成了一致,開口說道。
“剛才許公提到了漠北作戰。朕在報紙上看到一些言論,拿著遠交近攻之類的話來抨擊朕的漠北攻略。這些人不是死讀書,就是根本沒有看過地圖,腦子裡根本沒有戰略概念,偏偏還在那裡充兵法大家。”
“漠北一盤散沙,上得了檯面的勢力就有十二家。遠交,你跟誰交往?十二家都結交嗎?你有那麼大的財力物力,有那麼高的水平,讓十二家家家都滿意,都跟你結交?重點結交兩三家,如何結交?送糧送兵甲,扶植他們稱霸草原。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