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他,展現出一位良將應有的素質。

夜色漸深,再也沒有夏軍歸隊了,他們不是死了,就是被俘了,或者逃掉了。

“都統軍,我們的損失出來了。”謀寧克任說道。

“監軍使,請說吧。”李良輔嘶啞著聲音,語氣很謙和地說道。

“現在我們收攏的只有一萬八千人,其中還有一千多人沒有坐騎。”

“如此說來,包括西牧場、南豐城堡,從昨晚到現在,我們損失了一萬六千人馬。”李良輔顫聲問道。

“是的都統軍,除此之外,我們的糧草只夠吃四天的,軍械奇缺,很多士兵無法更換損壞的兵甲弓弦,箭失也無法補充,大約五千人只剩下不到十支箭失,還有兩千多人,一支箭都沒有了。”

李良輔沉默不語了好一會。

“宋軍比我想象的還要有韌性。從昨晚到現在,他們不停地改變戰術,跟我們殊死搏鬥,沒有一刻停息過。最後還是我們堅持不住,先撤下來的...他們就像一群雪原上的狼,很有耐心。”

李良輔喃喃地說道:“監軍使,我們現在陷入了絕境,想要逆勢翻盤,必須得出奇招了。”

謀寧克任默然一會,堅毅地點點頭:“那就搏一把吧。”

在宋軍大帳,趙似聽完己方的傷亡報告後,開始評價起來。

“我軍傷亡六千,取得了大勝。佔便宜的是出其不意,奔襲了夏軍的西牧場和南豐城堡。但是在今天的主戰場上,夏軍打得很頑強。”

“我軍戰術佔據優勢,在我們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夏軍一直在咬牙堅持。我軍人數佔優勢,可以分隊分批迴後方休整。夏軍沒有這個好命,他們從頭扛到了尾,體力消耗比我們大得多。”

“雖然晚上是他們先撤,但我們各部的體力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也沒法繼續擴大戰果,於是順勢收兵...由此可見,我們面對的這支夏軍,果真是西夏國的精銳。李良輔,不愧是西夏名將。”

“...雖然開始時吃了我們大虧,還被我們從兀剌海城裡趕了出來。但是李良輔沒驚慌失措,反而冷靜下來,指揮得當,使得整個夏軍沒有在我們的亂戰中被打亂或擊垮。確實了不起啊...”

趙似總結完後,環視一圈眾人,問道:“現在李良輔的情況,我們大致清楚。吃了敗仗,兵力大損,糧草補給不多,士氣低落。諸位,你們站在李良輔的立場上,該怎麼辦?”

大帳裡一片寂靜,趙似看了看沉思的眾人,沒有點武將,而是點了幕僚們的名字。

“葉遜,你說說。”

“陛下,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臣判斷,李良輔只有兩種選擇,一是領兵南撤。但是不可能。因為他一退,興慶府的北大門就敞開了,我軍可以沿著黃河南下,逼近興慶府,與南邊的西軍主力會師。”

“所以臣覺得,李良輔不敢南撤,因為一撤,夏主會殺了他。”

看到趙似和其他同僚贊同地點了點頭,葉遜更有信心,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他只有一個選擇,想辦法打敗我們。那用什麼辦法打敗我們呢?臣縱觀史書和兵書,思來想去,夏軍在此情況下要想扭轉乾坤,無非就是夜襲我軍大營,一戰定輸贏。”

這時李綱出聲了:“夜襲我軍大營?方圓百里,全是我軍的探馬隊和夜不收,夏軍摸不到我軍大營位置所在的。地方都找不到,如何夜襲?”

趙鼎在一旁急著接言道:“那就想辦法讓他們探知到。”

大帳裡響起了一陣輕笑聲,李綱也笑了,隨即補充了一句:“就是不知道李良輔賭性如何,得找俘虜們問一問。

趙似滿意地笑了,繼續追問道:“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想一想,如果李良輔帶夏軍夜襲我軍大營不成,或者乾脆不夜襲,直接另謀一條生路,會是什麼?”

葉遜、李綱和趙鼎幾乎是異口同聲地答道:“東奔北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