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李清照忍不住挑起窗簾,向後面看去。

只見李青鸞已經回過神來。她緊握著雙拳,腳步堅定,匆匆向外走去。看著她的背影,李清照的心頭不由湧出一段詞來。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李青鸞回到驛館,匆匆收拾一番,叫人牽出良駒,帶著幾個心腹隨從就奔出開封城,向西追去。

趙似為了避免開封城軍民挽留和阻止自己御駕親征,一直沒有把訊息公開,只是與重臣們一一談過,然後今天早上在皇后和妃子們相送下,帶著近百名隨駕幕僚和五百名侍衛,直出北門,匯合一千赤旗義從,向西而去。

到了洛陽,匯合提前一天出發的驍騎營,以及由懷德陸軍小學十五歲以上學生組成的懷德營。

這一日午後,行在入潼關,趙似傳令,全軍在潼關駐蹕。

稍事休息,趙似帶著長孫墨離、譚世績、宇文虛中、李綱、趙鼎、葉遜、李光、張繹、陳修、李維等十幾位近臣,在數百位侍衛和義從的拱衛下,登上潼關旁邊的麒麟山。

站在山頂上,向西可見華山一脈飛奔而來,到了這裡突然一滯,群山攢立,重重疊疊,把潼關裹挾在其中。

向北,看到渭水自西、黃河自北,勐地匯合在一起,碰撞出驚濤駭浪。

不愧是古來兵家必爭的地勢險要之地。

“想前秦年間,數十萬秦兵,就是從這裡,唱著‘豈曰無衣’,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何等奮揚烈武。”趙似站在山頂上,指著大好河山,意氣奮發地說道。

“有個秀才姓汪,騎介驢兒過江。江又過不得,做盡萬千趨鏘。有隻鳥兒叫雁,搭介翅膀向西。西北有賀蘭,踏破封作千戶侯。”

有歌聲悠悠揚揚地飄了上來,正是過潼關的官兵們所唱。

他們坐在搖搖晃晃的敞篷馬車上,以隊為單位,來自各處,千股萬流最後彙集在這裡,合成一股巨大的人流,穿過這雄偉潼關,向西而去。

“這歌唱得有志氣,又是朝拜又是封侯,有志氣。”眾人忍不住叫了一聲好。

過去一隊官兵,又來一隊,唱得是不一樣的民歌。

“我今去了,你存心耐。我今去了,不用掛懷。我今去,千般出在無其奈。我去了,千萬莫把相思害。我今去了,我就回來。我回來,疼你的心腸仍然在,若不來,定是在外把相思害。”

趙似一時愣住了。

他勐然想到,十餘萬官兵從關東調往西北,參加殘酷的滅國之戰。這些人,包括剛才在山下潼關路里唱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再也不能活著回到故里,見到他們的親人。

還有這兩年多,一直為滅夏國之戰做的暗中準備,不知耗費了民力。幾處倉庫滿滿當當,都是數以十萬計的民夫,或被僱傭、或被徵用,在這東西大道上來回奔波,辛苦勞作的結果。

“此次大戰,必須勝,不能敗。西北苦惡夏久矣!沿邊各州縣,這百年來家家戴孝,戶戶有喪。為了西北的太平,為了萬千百姓,我們必須要割除掉附在我大宋西北嵴背上的毒瘤!”

趙似捏緊拳頭,奮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