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邊城忠臣運帷幄(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輔仁謙虛地連連擺手:“某做的這些,都是應該做的。只是張賊等人好抓,城外的宋軍才是心腹大患。石州一下,明後天宋軍前鋒定會到達夏州城下,屆時怎麼辦?”
李仁禮遲疑一下說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把同樣的話又說了一遍,然後勉勵道:“夏州城乃西北雄城,高大堅固,只要我們準備充分,同心齊力,定能禦敵於城下。”
李輔仁看著李仁禮康慨陳詞的樣子,恍忽間如同回到了開封城裡,看到了那些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宋國士子們。
這些人跟李仁禮一樣,只要心中有義理在,就能有如神助,萬敵皆克。可是在沙場上廝殺過十幾年的李輔仁知道,刀槍箭失之下,不分天理大義。
他眉頭一皺,憂心忡忡地說道:“漕帥,晉王殿下(李察哥)屯重兵於西平府(靈州),現在宋軍肆虐河南,光靠夏州本城這點兵馬,很難有所作為。殿下有沒有說,他何時南下增援夏州?”
李仁禮遲疑許久,最後於心不忍地說道:“防禦使有所不知,宋國皇帝居然命令十萬朱雀騎兵,出居延海,繞道遼國上京道,意圖從北邊合攻我興慶府。所以黑山威福、白馬強鎮和右廂朝順三軍,拱衛河北重地,動彈不得。”
“所以晉王殿下手裡的兵馬是捉襟見肘,固守西平府尚且有餘,增援河南諸州,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李輔仁目光炯炯,在燭光裡閃爍著。
門外有人稟告:“大官人,張知州來拜訪。”
“張元慶,他來幹什麼?”李仁禮有些詫異,他似乎察覺到什麼,狐疑地在李輔仁的臉上尋找著蛛絲馬跡。
李輔仁一臉的憤慨,“他居然還敢來!正好自投羅網!漕帥,屬下立即去佈置,等把他誑進屋裡來,再一舉拿下他。逆賊們就群龍無首,定能一舉蕩平!”
李仁禮大喜,連聲讚歎李輔仁的忠義無雙。
李輔仁出門跟心腹伴隨低聲了幾句,然後叫人把張元慶請來。
張元慶很快就趕到,進了屋門,他一眼就看到了李仁禮,居然先笑了。
“漕帥在這裡啊,省得張某到處找你。”說完,他轉過頭去,對李輔仁說道:“李老三,我那邊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嵬名普吉等人只等一聲號令,就可以人頭落地。該你了。”
李仁禮勐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渾身顫慄,氣抖冷地指著李輔仁,許久才擠出一句話:“李輔仁,你身為宗室,也叛夏降宋?”
李輔仁冷冷地說道:“宗室?我可高攀不起。除了賜了一個李姓,我們一族還得到了什麼?景宗年間,我們部落還有七千帳,現在呢?傾其所有,也只能湊出三千出頭的青壯,從十二歲到六十歲都齊全的青壯。”
李仁禮指著李仁輔,氣抖冷,“你個狗賊,你常駐宋國,難道就沒有學到一點忠義禮恥嗎?”
“就是在宋國待得太久,才知道這天下大勢,已經變了。李漕帥,實際上,我的精神上已經成了宋人,跟你一樣。”
“誰跟你一樣!我學得聖賢道理,養得浩然...”李仁禮勐地啞然了。他嘴裡講的,心裡信的,都是宋國傳來的。他現在堅信不已,不也等於精神上的宋人嗎?
張元慶在一旁不耐煩地說道:“不要再跟這種迂腐酸儒糾纏了,宋軍已經送信過來了,大軍四更時分就到。”
“這麼快!那我們得加快動作!”李輔仁知道現在的宋軍是雷厲風行,要是遲點,怕是連屎都吃不到熱的。
“來人,把李仁禮李大官人抓起來。好生看管,要是逃脫了,老子拿你們來抵命!他可是大功一件啊!還有你們,趕緊給老七、老九、老十一報信,叫他們動手!時間緊迫!”
李輔仁連連交待道,聲音在夜色裡顯得格外焦急,彷佛有人在身後擰著鞭子催促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