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路轉溪橋忽不見(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怎麼辦?該怎麼辦?
張元慶彷佛看到了國破家亡,城池在燃燒,親人在死去...忍不住渾身在顫慄。
李青鸞牙根緊咬,咬得腮幫子的骨頭在不停地跳動,眼睛卻越發地顯得冷徹,“宣徽院有沒有訊息?”
“郡主,前些日子你讓屬下去宣徽院打聽訊息。屬下找了些關係,這回終於派上用場了。我在宣徽院承宣廳的一位故交悄悄告訴我,朱雀旗的徵召令,十五天前就發出去了。”
“什麼!十五天前?”張元慶像是受驚的兔子,整個人都差點蹦了起來。
李青鸞抬頭看了一眼他,來不及責備他大驚小怪,在心裡默默地算了算時間,最後萎然地說道。
“就是在我們正式提交了陛下的降附親筆書信後第三天。當時——在我們的眼裡,宋朝君臣欣喜不已,開封城軍民也是高興歡騰。現在看來,是趙十三在演戲,騙過了我們,還有宋國軍民。”
“我的直覺沒錯。當時趙十三察覺到我們的虛弱,意識到時機到來,馬上就下定了決心,然後幾乎同時下達了兩道命令。”
“一道是密令平夏軍在清遠關製造戰事,另一道就是朱雀旗的徵召令。朱雀旗遍佈數千裡,從開封城傳令到最邊遠的烏斯藏和納裡古格,六百里快馬,也要三個月時間。哼,這符合趙十三的性格,‘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李青鸞冷笑了幾聲,又問道:“徵召了多少人馬?”
“聽說朱雀旗正戶七萬,全部徵召,副戶徵召十萬,集結在居延海。”
“二十萬騎兵?”張元慶聽到這個數字,全身的力氣被抽走了,差點就癱軟在地上變成了一灘稀泥。
元符三年涼州之戰,區區兩三萬朱雀旗騎兵,千里奔襲,一戰即勝,打出了“其疾如風、侵掠如火”的氣勢來,讓夏軍上下為之畏懼。
現在來了二十萬同樣犀利的騎兵。
張元慶不由自主地想象著,這些身穿朱衣赤袍的騎兵,縱馳在風高氣爽的草原上,無邊無際,就像燎原的野火,讓人無處可逃。
“想當年,我大夏軍可是靠著党項、回鶻、沙陀等族騎兵,在與宋軍對戰時佔據極大的優勢。現在完全反過來了,想想也是一種悲哀。”李青鸞喃喃地念道。
突然想到什麼,她臉色一變,轉頭追問張廣順,“集結在哪裡?”
“居延海啊。郡主,有什麼問題嗎?”
張元慶也意識到有些不對,驚問道:“二十萬騎兵聚集在居延海乾什麼?要攻打興慶府,在涼州集結是最近的路啊。”
“不,不,宋軍幾十萬大軍全擠在興慶府以南那狹窄的地方,根本發揮不出他們兵多將廣的優勢,朱雀旗集結在居延海,另有目的。”
“什麼目的?”
“張公,你還記得元符三年,宋軍攻打黑水鎮軍司,上千殘兵敗將是從哪裡逃回興慶府的?”
“繞道北遼上京道,從北路逃回興慶府。”張慶元明白李青鸞的意思,“趙官家如此膽大?居然敢借道北遼的上京道?”
“有什麼不敢的?滅我大夏,已經是不給北遼臉面,還在乎更多一點嗎?上京道,自從阻卜人克烈部叛亂,北遼實際上已經失去對那裡的掌控。朱雀旗二十萬騎兵借道,誰還敢阻攔不成?”
李青鸞的臉色終於有了變化,變得驚惶起來。
張元慶又一次變得驚惶不安,“繞道漠北,攻滅黑山威福軍,直取河套,再沿黃河南下,這樣就能與宋國步軍主力,沿著黃河南北對開,會師在興慶城下。這是一點活路都不給我們留啊!”
張元慶說到最後,雙手捂著臉,嗚嗚地哭出聲來。
沉寂,雅間裡死一邊的沉寂。不知過了多久,李青鸞勐地站起身來:“我要見趙似!”她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必須要見到趙似,一定要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