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印何須教斗大(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會結束後,眾人回到住所,邵伯溫、遊酢、楊時、李光、張繹等幾位弟子迫不及待地問程頤。
“老師,你說的官家大道,到底是什麼?”
“你們今天所去的地方叫什麼?”
“嘉議院。”
“有何含義?”
“前唐上官儀《勸封禪表有云,‘採公卿之嘉議,覽搢紳之讜辭’。當指好的建議之意。”
“嘉議院,可不可以意指大家議出好意見之所在?”程頤問道。
“是的。”眾弟子紛紛點頭。
“清邪扶正大會在嘉議院何處主辦?”
“廣益堂。”
“廣益堂何意?”
“集思廣益之意。”
“嘉議院還有其它堂閣,是哪些?都有何意?”
“有集賢堂,其意不言自明;還有兼明堂,有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之意...”
幾位弟子一邊回答程頤的問話,一邊越來越糊塗了。
老師到底指的什麼意思?
看著眾弟子的神情,程頤長舒了一口氣,悠然道:“老夫也想不到,官家還有這麼胸襟,以及這份深謀遠慮啊。其實我說的大道,就在一個議字上。”
“議字上?”眾弟子被這麼一點,似乎明白了,可是又還是沒有想明白。不由起身拱手道:“還請老師指點迷津。”
“都坐!”程頤揮揮手,示意幾位弟子都坐下來.
“這次佛門清邪扶正大會,是不是算一次‘大議’?”
“議,商議、辨明而選擇。老師,這次佛門清邪扶正大會,朝廷與佛門代表共坐一處,確實有討論爭辯之一,辨明後,就是選擇定奪。算是一次大議。”
邵伯溫答道。
“此會之後,三月底還有一場‘賦稅整飭辯議大會’,如前漢年間的‘鹽鐵會議’,應該也是一場大議。”
程頤捋著鬍鬚,悠悠地說道:“嘉議院屬中書省,而據《國憲要典中《中樞官制律規定,中書省奉皇帝所詔、應尚書省所請、取民情所願...和議辨明,去蕪存菁,擬定律法...”
“而律法是什麼?是治國理政之規範。聽取各方意見,辨明真義,去蕪存菁,最後才確定為律法,以為規範...為師如此說,你們明白了嗎?”
李光一個激靈,搶先說道:“老師,你的意思是官家現在治政的方法是先大家合議,徵求各方意見,把規範立下,然後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