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遺澤-真名與銘文的關係(第1/3頁)
章節報錯
“真實和虛假,起碼在這裡的界限並不固定……”
加爾文閉目思考,感受著帝國真理和德拉科尼恩之間的差異。
這個宇宙的真實和虛假並不固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互相轉換;
德拉科尼恩的原理在他眼中並不稀奇,但稀奇的是這麼做真的有效。
而只要總結一下,加爾文就會發現:
如此外表不同但本質類似的事,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稀奇,僅以他所知的,諸神在做、帝皇在做、帝國國教似乎也在做……
哦,如果帝國真理的賬要算在加爾文身上的話,那他也在做。
它們的性質,都是儀式,也都是對存在的不斷重複宣示。
但這幾者之間的區別,加爾文暫時想不明白。他此刻唯一能親手接觸的,也只有帝國真理這一件武器。
帝國真理在生長,而在加爾文的眼中,這種增長的具體表現,其實就是“概念”以銘文的方式被轉化,然後凝聚在帝國真理的本體上。
德拉科尼恩死了,但作為已經晉升成原罪的概念,它的神性讓死亡也成為一種進行時,而非是某一個短暫的瞬間。
破碎而崩解的概念,讓它的存在每時每刻都在淡化。
具體在現實中,就是無數象徵著謀殺的、銘文的變體,也在破碎凋零中被秩序之火焚燒。
每一種變體,都是謀殺的一種演化與可能,每一種變體被捕捉,都意味著它的本體被進一步鎖定。
當最後一種變化也被帝國真理捕捉的瞬間,加爾文能清晰的聽到,亞空間中屬於德拉科尼恩的一聲哀鳴;
而此時帝國真理中的無面天使,也在同時將雙手握持的長劍高高舉起,然後奮力插下!
嘣……
那種聲音與其說是破碎,不如說是某種巨獸的心絃被斬斷。而那龐大到難以想象的身軀卻並不能被凡人感知,乃是存在與歷史的維度之中。
亞空間的深處,諸神與更詭異而古老的存在,都順著這道哀鳴將目光投向現實;而無數的未生者,也在為這枚傳奇的種子的隕落而啼哭……
以法爾為中心的亞空間彼側,虛空中色彩斑斕的能量雲在翻湧不休;
而在那無序的時空盡頭,亦有一聲遙遠的鯨歌為之嗟嘆……
鬼哭神嚎,天地同悲。
傳奇的生命已然隕落,亞空間中屬於它的葬禮還在繼續。
但加爾文這邊,已經進入了副本結算的環節,看著洪流般向自己湧來的靈魂與情緒,作為始作俑者的加爾文,表示自己真的很難,將自己代入到亞空間內的悲愴之中……
好吧……真實的情況是,加爾文的心情非常愉快。
後槽牙都快咧出來的原體警惕的看了看四周,保證自己短暫的失態不會被嗣子們發現。
這絕對是一場意外的收穫,加爾文發誓,在看到這些收益之前,他絕未想到一把不起眼的魔劍,居然會提供給他遠比阿巴頓本人更大的收益。
帝國真理當然是第一收益者,而加爾文的收穫也同樣不小。
前者將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吞噬之後,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德拉科尼恩的威能;
而在它劍鍔中的空間裡,那個無面天使的背後,還有一個概念的雛形隱隱成型,正處在在孕育的過程當中。
那是什麼,加爾文暫且看不出端倪。
甚至以帝國真理和德拉科尼恩的根腳去推斷,它能否成功孕育都在兩顆之間。
能夠從生命的初級階段便擁有大魔的位格,稍微長成就具有“原罪”威能。
這種生命想要孕育,並且還想再往上去進階,所需要的就不僅僅是資源了——那是真的需要一點命運女神的垂青。
而後者也即是加爾文自己,也同樣因為德拉科尼恩的死亡而收穫頗豐。
自魔劍被阿巴頓得到以後,死於這把劍下的無數人類和惡魔的靈魂本質,在失去了魔劍的桎梏後盡數歸於加爾文的靈魂。
而比這種補益更加重要的,則是加爾文在目睹帝國真理對德拉科尼恩的肢解時,所同步接收、轉化而成的新的銘文。
這種收穫,不單讓已經掌握的銘文再度擴充,從而令所有灰騎士在靈能構築上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