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戴氏火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冒襄研製出大塊玻璃的事情,對於楚行來說,只能算是一件小事。
不過這件小事,卻讓楚行忽然意識到一些事情,將民眾進行分級,確實可以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卻也有遺漏之處,並不能算是盡善盡美。
第一需要預防的是,落入秦朝法家拓張式的陷阱,大秦以軍功授予爵位,給每個秦人以晉升的機會,確實快速提升了秦的實力,讓秦可以在端在的時間內急速膨脹,但也使得秦面臨巨大的內外壓力,最後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便消亡了。
第二需要預防的是,是否可以搭建合理的晉升通道,平山墩與大秦不同,雖然也授予土地,但是土地並不是唯一彰顯身份和地位的內容,每個等級所享受的房屋、教育、生活條件都是有所不同的。
楚行要做的是,搭建好,每個人晉升的接替。人不怕過得苦,如今這世道已經這般艱辛了,再苦還能苦到哪裡去?而且楚行治理下的平山墩,素來便是生活條件上,比其他區域要好很多。
楚行要做的,便是如何給治下的子民,提升自我的機會,搭建好晉升的接替。而這個階梯,恰恰是不好搭建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的機會。而有些人即便是接受了教育,也只是相對於比較淺顯的內容,短時間內難以再有大的跨越。
這也便是世人常說的,階級屏障,需要數代人去躍遷。
楚行思索了許多,因為他知曉,並不是所有人都跟冒襄一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又有相對比較寬鬆的環境的,楚行尋來李巖和田見秀,花費了將近三日的功夫,對盧象觀的政策做了微調。
在調整了每個階層百姓的基礎福利的基礎上,又略微縮小了他們出工的時間,增加了每個階層百姓休沐的時間,給治下每個百姓,都在空閒時間,提升自我的機會。
當然,這個內部是需要由有司進行測評的,並不是休息,就是純粹的休息,如果說是有人浪費楚行的優待,每日裡只知道偷懶,那麼他的等級則永遠沒有變化的空間了。
除此之外,對於平山墩相對比較重要的工匠階層,他們的分級制度又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劃分,使得工匠擁有較高的權利的同時,每個工匠透過工作的年限和完成的基礎工作和績效之後,便可以得到一定的晉升。
此外重大發明和創造,可以提交將軍府進行測評,是否有利用價值。若是有重大的價值,是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的。
至於士兵的晉升,也加入了常規服役年限以、日常考核、軍中大比武的基礎平分,讓每個士兵都有晉升和提高福利待遇的機會。
這般變動後,平山墩治下的工匠,不分男女果然更加努力工作,更加將心思用在提升自我,尋找改進技藝的辦法,而士兵們也更加刻苦的訓練。
要知道,日常表現靠的是流動紅旗,能否拿到流動紅旗對於士兵更加訓重要,而定期的大比武,則是改變一個普通士兵命運的絕佳時機。
不消十日,便有一些隱瞞的人才湧現出來。
最讓楚行感覺到驚喜的是,一個士兵在燧發槍的基礎上,研究出了刺刀。
火銃兵在遠端作戰上,一直佔據著相當大的優勢,尤其是三眼銃深受平山墩將士的喜愛,但是火銃兵有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在交鋒中,一旦敵人近身,就幾乎失去了戰鬥力。
最終還是要掏出腰刀來戰鬥的,但是這種戰鬥,對於火器兵種十分的不佔優勢,因為他們沒有重甲和盾牌防身,單憑戰刀,是不佔據優勢的。
而刺刀的出現,無疑給士兵作戰,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因為在火銃的基礎上,加上刺刀,就變成了一支長度尚可的長矛,可以迅速與身邊兒的袍澤,組建成陣型。
這樣再與敵人近身接戰,就有了莫大的便利。
將軍府將這名喚作戴山的年輕人的新式武器獻上之後,楚行自然滿心歡喜,打聽了一番之後,才知道,這位喚作戴山的年輕人是一名武官,在剿滅倭寇的戰鬥中成了殘疾人,後來楚行的商隊在江南蒐集人才時,便將他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