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兒人一番起鬨,少年思索了半天,才明白了楚行的意思。原來,眼前這位身材高大的將軍想要收自己做義子。

少年也聽說了一些將軍的事情,知道他是個仁義的將軍,大家也是衝著他的仁義,才來投奔他的。這些日子,雖然受了委屈,但是起碼流亡過來的百姓,人人都有一口薄粥喝。

只是少年有些猶豫,他自己也清楚,家人都不在世上了,自己一個人很難獨活,但是……

少年猶豫了許久之後,終於開口道:「我聽同行逃難的長者說我是喪門星,祖父祖母死了,父親母親死了,我怕我是不祥之人,做了您的義子,害您福祿。」

楚行哈哈大笑,他很喜歡眼前少年的淳厚,當下道:「這是天地之禍,使我等在世間受苦受難,關你何事?本將即便是遭遇不幸,也是自己本事不濟,與你何關?」

說完,笑吟吟的看著少年,「娃兒,還不過來磕頭。」

「爹!」少投地的叩首道。

李香君如何也沒有想到,楚行這出來巡視,不僅僅懲治貪官汙吏,還兼著收養義子的事由。

只見他大大方方受了那小娃兒一拜。

楚行也不嫌棄少年身上的髒臭,直接將他抱在懷裡,「娃兒,且與吾歸,待見過李夫子,便給你尋個新名字,從此你便是吾楚行的義子了。」

在人群之中,看到楚行認了義子,李自成、劉宗敏等一眾戰場的廝殺漢,到現在還沒有兒子,便紛紛請示楚行,可否收養義子。

楚行點點頭,這種事情如何攔得住,他們在軍中廝殺,總歸要有幾個體積人。

而且收養義子,讓貧者有條活路,也是一番仁義,楚行自然不會阻攔。

歸將軍府之後,楚行命李巖組織巡查隊,整治地方風氣,嚴懲貪腐之風,凡事貪汙錢糧超過二十兩者,必須剝皮充草。

而閒暇時,楚行亦請李巖幫新收的義子取名,李巖也察覺這孩子一身質樸之氣,便取名木白,楚木白。

養育令陸續頒佈下去,楚行又以身作則,平山墩的高層,也立刻行動,開始收養子嗣、接納婦人,老者。

欲往板升城,可聚眾於平山墩,經紅鹽池,直奔板升城。

雖然沿途都是楚行治下,可是遷徙二三十萬的百姓,一路之上,肯定有頗多艱險,而且草原在之上,尚有各種分佈於各地的小部落,也隨時可能過來偷襲,所以對此,平山墩上下也多番準備,在遷徙之前,便展開了一輪大規模的清剿行動。

此次遷徙,肯定不是所有的流民都走,有一些要安置的,而有一些軍戶、世家隱戶、被劃定的遷徙百姓,都要出行。

底下人頗有微詞,但是大家也知道,現下糧草不夠,必須要分散人口,也只能認命。

而隨著平山墩的高層帶頭推進養育令,各地方也快速實施,而在楚行影響下,生存條件明顯好轉的一些州縣的行政官,也主動配合,開墾土地,收養百姓,形勢在快速好轉。

百姓已經開始大規模在平山墩聚集,越是靠**山墩、安塞一帶,楚行的影響力越深,各種奇葩事情反而少了下來,也不必楚行親自盯著,楚行便巡視各處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