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天子?」楚行驚到:「那個總是找臣子被黑鍋,不肯替臣子承擔一分壓力的君主?我若是主動尋他,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

李巖抿嘴發笑,自己家將軍對於這時局的把握,確實透透的。

就在所有人還在為崇禎賣命時,自己家將軍,就已經看透了崇禎的醜惡嘴臉。

當下笑著說道:「將軍糊塗了,我豈能不知道崇禎昏庸?只是崇禎雖然昏庸,卻代表著朝廷,我們何不以土默特右翼之名,降了朝廷?」

聽到這話,楚行不由的張口結舌,對李巖天命星空的想象力折服投地。

當今崇禎雖然昏庸,做事情不經過腦子,任憑一群東林黨在朝堂之上上躥下跳,但是崇禎好面子啊!

見楚行雖然表情震撼,但卻是將自己的建議聽到心裡去了。

李巖笑著說道:「崇禎一日不死,京師一日不破,這天下終究是朱明之天下,林丹汗也好,黃臺吉也罷,名義

上都是明臣,為何我們為何不要這個名義呢?有了大義的名分,很多事情做起來也順理成章了。」

言之有理,只是楚行不免疑惑,「若是投靠崇禎,以崇禎好面子的習性,自然要俄木布繼任順義王,甚至為了做大明遮蔽,重開互市也有可能。但是朝廷即便是能給,也只是些黃白之物,與大局無礙,要之何用?眼下,我救民軍最為稀缺的乃是糧草,畢竟幾十萬軍民的吃食在呢。」

「巖都說得這般清楚了,將軍尚未明白,我們從何處去尋數十萬軍民的糧草的辦法嗎?」

楚行搖搖頭道:「確實不知。」

李巖笑道:「將軍身為明臣,很多事情做之不便,早先遊擊也好,參將也罷,都是一種庇護,如今這份庇護則成了阻塞。若是將軍有順義王之名,則可以順暢無阻的做很多事情。如今天下大亂,正是將軍趁勢而起的機會。」

楚行一頭霧水,李巖笑著說道:「將軍,幾十萬軍民的糧草很難嗎?若是將軍坐擁順義王之名,助大明威懾黃臺吉,是否可以正大光明與中原買糧?甚至求朝廷接濟糧草?朝廷虐待百姓是真,若是將軍勢大,以順義王之名作為要挾,朝廷莫非會不給糧草?」

若是如他所說,有順義王之名,做事情確實簡單了許多。

況且,自己廣泛的開拓商道,救民軍積攢了不少錢財,但是可以購買糧草的地方確實稀缺。若是以順義王的名義,替大明徵戰,自己去購買糧草,確實比起自己要正大光明許多。

起碼可以多一個購買糧草的渠道。

能夠解決眼下的困局,確實是一件好事,楚行不由的精神振奮,當下又問道:「以你之見,以順義王的名義去與朝廷溝通,那該將土默特部安置於何處?」

「將軍莫非忘了板升城了嗎?」

楚行大將,連忙道:「且不論板升城如今是爛攤子一片,此地西有林丹汗,東有黃臺吉,再北亦有大量的遊牧民族,往南有浩蕩的流民,這種地方,取之如何安全?」

李巖不由的微微一笑,這才是他最得意的地方,「民生艱難,時局動盪,無人願取,將軍才可以渾水摸魚。林丹汗忙著恢復實力,黃臺吉也需要時間與朝廷對抗,板升城短時間內無人覬覦。」

見楚行已經在沉思,林丹汗卻繼續說道:「此地經歷數次戰亂,人口稀疏,土地也經營不善,短時間內是快賤地,人家不願意要,將軍為何不吃掉到嘴的肉呢?若是有了此地,妥善經營,河套之地,終究是水土肥美,不消幾年,便可以養百萬之眾,兼之將軍坐擁三分之一的關中之地,亦可以為將軍生產。若繼續收養流民,蓄養兵士,待時局有變,這天下,將軍不就可以爭一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