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眾人反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時候,楚行腦海裡,已經開始模擬戰場了。
他也終於意識到,為何李巖這小子可以名垂青史了。
自己白瞎了一個穿越者,又是種土豆,又是種紅薯了,遇到問題之後,卻跟時局中的各方人物一樣,苦於糧草不足,人員要捱餓的情況,急的暈頭轉向,夜不能寐,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可是人家,卻能輕鬆看破時局,幫自己選出一塊爭雄之地。
楚行左思右想之後,發現板升城確實不錯,當初順義王正是因為坐擁此地,才成為朝廷眼中的心腹大患,甚至數次給朝廷帶來莫大的麻煩。
若是拿下板升城一帶,重新開墾土地,吸納流民和牧民,加之如今自己坐擁三分之一的關中之地,若是時局有變,自己自然可以迅速兼併其他區域,成為一方諸侯勢力。
最關鍵的是,板升城是一處非常不錯的養馬地,可以將自己改造成徹底的半耕半牧的勢力。
如今這時代,雖然火器橫行,但是騎兵才是征戰之中的王道。
有了騎兵,才真正有了爭鋒天下的資本。
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板升城這個好去處呢?
想到此處,楚行越看李巖越覺得順眼。
這樣的人才,自己可不能讓他跟歷史上一樣,落下一個不好的下場。
當下楚行起身躬身行禮道:「先生大才,楚行昔日自視甚高,試圖教授先生些,起於微末的道理。如今先生高屋建瓴,與楚行謀劃,讓楚行心悅誠服,方知昔日何其不自量力。」
李巖當下笑了。
「若無將軍昔日之栽培,何來今日之李巖呢?」李巖感慨起身還禮,笑道:「正是將軍,教會了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會了臣,軍民魚水的道理。」
二人找到了解決時局困頓的辦法,又互相聊了些治國的思路,稍不注意,便促膝夜談,到了天亮。
楚行嘴上雖然沒有與李巖明說,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從今以後,便給李巖一個名分。
次日,李自成、王承恩、盧象觀等人去將軍府議事時,驚奇的發現,楚行已經將李巖的座次移到了他的側方。
楚行見人員到齊,表情略顯疑惑,便解釋說道:「諸位,楚行已經任命李巖為我平山墩之軍師,以後為我平山墩之謀主。」.
即便是李巖不是楚行的軍師,其在平山墩的地位也極其特殊,他乃是平山墩年輕一帶的老師,又為平山墩發明的了奶羊、長毛羊,又數次解決了平山墩的危機,在平山墩素來有威望。
這一點,李自成等人對他也是心服口服的。
所以聽楚行說,李巖以後便是平山墩的軍師,眾人俱是恭賀,並無異議,李巖並無任何倨傲之色,一一回應。
眾人的反應早就在楚行的預料之中,待他們行禮完畢之後,楚行繼續說道:「昨日與軍師協商,為我們平山墩找到一條出路,今日與諸位相商,看看其是否可行。」
麾下數十萬眾,來援極其複雜,有軍戶,有流民,有募兵,有世家,有朝廷落魄的文士,大家都有不同的利益。
「如今時局動盪,群雄並起,我等雖有朝廷官身,不必過多涉於戰事,卻也身受其阻,若不尋求出路,終究難有發展。」
現在的日子不是過得挺好?
昨日不僅僅是楚行在與李巖對未來進行討論,其餘人也在為平山墩的未來堆的討論,畢竟幾十萬百姓的吃喝,不是一個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