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怕崇禎皇帝聽不懂,還專門在平臺給崇禎解釋了一番。

說如今大明就像是一個病人,身體非常虛弱,

不能說頭痛,就把頭割了,不能說腳痛,就把腳剁了,咱得調養,只有調養好了,抵抗力上來了,這國家才有救。

楊鶴這邊兒剛開始說,大家就認定這老東西是背鍋俠。

立刻就開始給楊鶴造勢。

在滿朝文武的努力下,楊鶴瞬間就成為了,大明王朝朝堂上,最有影響力,最有遠見的官員。

其實,滿朝的文武大臣,誰都不是傻子。

如果楊鶴這一套管用,武之望怎麼會上吊?

不過事情總要有人處理,所以即便是他這一套根本不行,但是他起碼敢說啊!

總比任憑西北這樣亂下去好!

不然滿朝文武任憑西北亂的不成樣子,結果一個屁都不放,這成何體統。

而崇禎皇帝,對於楊鶴,楊嗣昌父子,都相當有好感。

如今見平時爭吵不斷的朝臣,竟然統一認為楊鶴行,也下意識的認為,楊鶴的這套學說,可能真的可以。

我崇禎不理解楊鶴先生的理論,是我年輕,是我膚淺了。

當然,如果崇禎知道,滿朝文武,之所以推薦楊鶴,是因為他們在擺爛,他們躺平了,準備等大明王朝滅亡了,再換個老闆的話,他肯定能氣的當場命令錦衣衛,殺死所有的大臣,然後他去上吊的。

於是,崇禎見楊鶴的次數多了起來。

只是崇禎再召見了幾次楊鶴,詳細詢問元氣說的具體實施方法之後,楊鶴終於沒有辦法,跟崇禎說了實話。

「陛下,陝西並無精兵,山西剛剛與林丹汗進行了一番血戰,如今林丹汗虎視眈眈,覬覦我大明疆土,遼東女真人,興風作浪,雲南土司,犯上作亂,您覺得您現在手頭上的精兵抽的出來嗎?如果抽不出來,是不是得花錢買平安?」

崇禎一聽楊鶴的話,氣的差點沒直接暈過去。

恨不得當場,就命人將楊鶴給叉出去!

但是楊鶴就坐在平臺,雲淡風輕的看著崇禎。

因為他必須戳破大明強大的謊言,讓崇禎意識到,咱們家大明虛弱不堪,你只能花錢養養病了。

崇禎在經歷了熱血沸騰,頗冷水,憤怒,再到冷靜。

整個人平靜了許多,他知道,現在他抽調不出精銳部隊,去掃平西北的動盪了。

所以無奈的崇禎只能準備花錢買平安。

因為楊鶴這一招,雖然花錢,但是卻不用調動兵馬。要知道,這大軍一動,糧草先行,跟林丹汗這一仗,已經打到崇禎吐血。

而西南的土司和遼東的女真人,也正在不斷髮動戰事,消耗這大明的國力。

他實在是不想三開,跟西北繼續打了。

所以崇禎默默的領著楊鶴到了內帑,指著白花花的銀子說道:「愛卿,這是朕所有的積蓄,你看著拿,只要你能平定西北之亂,這些銀子朕送給你都行。」

楊鶴確信,這絕對是自己這輩子看到過最多的銀兩。

所以楊鶴明白了崇禎的決心,他毫不猶豫的跪在了地上,「臣楊鶴雖然無能,願意替陛下買,哦不,是掃平邊患。」

看著跪在眼前,老淚縱橫的老臣,崇禎何嘗不知道,楊鶴其實並不想去,西北太苦了。

而且,這一趟風險太高了。

那是實打實的反賊啊!

所以崇禎攙扶起楊鶴,跟楊鶴默默的說了一句,「不論結局如何,活著回來,即便是失敗了,朕也不怪你!」

待楊鶴離去之後,崇禎的表情越發的陰冷。

「你們都知道要錢,要錢,卻沒有一個把事情辦成的!楊鶴啊,楊鶴,朕清楚,你多半會失敗,但是你起碼給朕拖延一段時間,朕

也好給你個體面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