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章 刻在基因裡的內卷(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說電影只是故事的話,真實情況則更加令人絕望。
畢竟《盲山》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盲山》中幾個和女主角一起出演的媳婦,其實就是當地人,也是被拐賣過來的婦女。
她們都是這樣的情況下生了孩子,最後也就放棄了掙扎,留在了村子裡。
甚至當時拍攝時,一些村民甚至直接來問導演,那個女娃娃長得不錯,不如你乾脆給我吧。
電影本身的故事沒有問題,主要是太黑暗太壓抑了,一種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絕望感。
俞洋平當初看完,就再也不想看第二遍。
即便這樣的事件真實存在於身邊,也不是一個人可以改變的。
人們更希望自己看到的,是一個美好的、值得追求的世界。
何況,這樣的事情也不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邊。
這也是這種電影絕對不可能賣座的原因,它只帶給人絕望,讓人們知道這些婦女的處境,卻沒有任何辦法去改變。
硬要說的話,最多隻能是提醒女性,要加強自己的安全防範意識,防止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如今的俞洋平,能更加宏觀的看待這種事情。
正如他一直以來的信念那般。
淘汰。
物種之間總是在進行一種淘汰機制,人類從奴隸時期打敗了敵人,就將敵人滅族,將搶來的女人作為戰利品炫耀。
所以,勝利者才能繁衍後代。
到了封建時期,也有地主和平民之分,有錢人總是有各種方法去避禍,平民則要忍受苛捐雜稅,要避免不在徭役和災荒年間死去。
可是無論平民如何掙扎,只要社會地位上不去,他這一脈就遲早會消亡。
沒有哪個人往上數一千年,他的祖先會是一個普通平民。
只有權貴的後代,才能繁衍至今。
因此,能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他們的祖上肯定都闊過。
即便是現在的社會,看似一切都平等了,但競爭機制依舊存在,總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
只要有窮人在,就會一直進行這樣的淘汰。
大山裡的村民,之所以讓世人厭惡,可以說他們愚昧,可以說他們冷漠,然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窮。
窮得沒有人願意嫁過來,如果不這樣做,他們就只有絕後,沒有哪個人原因忍受基因無法傳承下去的結果。
不能脫貧,或者說不能擁有競爭力,就註定了他們要麼無法繁衍而絕後,要麼就會永遠有這樣的買賣。
對於受害的一方,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她們之所以會遭受這樣的事,一是她們運氣不好,遇人不淑,二是……
她們也應該屬於被淘汰的一類。
輕信他人而上賊船,亦或者身邊沒有足夠的保護力量,這些主觀或客觀因素,導致的悲劇,都無法掩蓋她們的弱勢。
弱肉強食,不就是自然法則嗎?
隨著時代的更迭,或許之後出生的人會比現在的人更加優秀,不過他們也將面臨新的競爭機制。
內卷雖然是個新詞彙,卻絕對不是現在才流行起來的,整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都在進行著殘酷的內卷。
甚至於生命之所以為生命,也是天生就帶著內卷基因。
強過別人,基因才能傳承下去,失敗者則永遠消失在歷史的洪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