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鹿跑不過獅子,它的基因從此斷絕。

一隻鹿如果它的所有後代都被吃了,它的基因也依舊會斷絕。

從古至今,滅絕了無數種動物,都僅僅是在競爭裡落敗,輸給了同類或者別的物種。

把時間的刻度放大一點,一億年前還是親兄弟,它們的後代如果存活,差別會比獅子和鬣狗還要大,而如今的鬣狗和獅子,已經是生態圈的生死仇敵。

所以即便是同類,也不過只是相互之間的競爭者。

放年前,一名高中生就可以算是高才生,是社會上的香餑餑。

現在的高中生和文盲無異。

未來的日子裡,本科生也只算義務教育,想要在一堆人裡面脫穎而出,就要讀碩、讀博……

內卷的行為永遠不會停止,社會一定會淘汰不符合標準的劣等人類,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須要爬出來,卷死所有人,才能獲得最終勝利。

正因為抱著這樣的信念,俞洋平才能站在更高的地方,去審視這樣的電影。

故事裡的人可悲嗎?

都是一些可悲的人啊。

《盲井》裡無論是外出打工的16歲少年,被壞人害死的農民工,又或者為了金錢害人的壞蛋,失足女……

《盲山》裡面愚昧無知的村民,被賣過來,終生只能生活在大山裡的婦女……

貧窮,是他們的原罪。

這也是《我不是藥神》為什麼大賣的原因了。

除了主角的轉變,前面略顯輕快的敘事風格,電影也給這樣的悲劇找到了答案。

病人們的確可憐,醫藥公司4萬一瓶的正版藥確實貴了,說他們吃人血饅頭也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沒有人研發藥品,這個群體就應該死,這就是淘汰機制的殘酷性。

當然,病人們的做法也沒有問題,人總是想活著,只要有生機,哪怕觸碰底線也在所不惜。

有關部門也沒有錯,破壞規矩的後果,會讓更多無辜的人受到傷害,所以規律本身,是用來保護大多數人的。

藥販子張長林也沒錯,即便他一開始賣假藥,也是病人們貪圖小便宜在前,他只是利用了這個群體的弱點。只是他破壞了規律,就應該受到執法機關的懲罰。

錯的是什麼?

是貧窮。

「我發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一個社會終歸不能滿足所有人,只要還存在差異,這樣的事情就不可避免會發生。

所以俞洋平算是看淡了,何必奮力拯救那些終將墮入地獄的人呢?

地獄裡終究是要住人的,不是這個人,就是那個人。

想要從地獄裡爬出來,至少這個人值得去救。

而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自己墮入地獄,並且將企圖讓他去地獄的人……

一腳踹進去。

為您提供大神在下孟德的《女士請自重!你只是我的助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212章 刻在基因裡的內卷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