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人還忘了孫權的脾性,他雖然是個很好的守成之君,但此人內心睚眥必報,自從登基之後,更是一意孤行。”

諸葛亮說道:“這次孫權是想攻取整個揚州,把壽春作為以後出兵許昌和徐州的跳板。”

“若是孫權知道關羽將軍發兵江夏,一旦江夏失守,到時候壽春不但保不住,就連廬江也危在旦夕。”

“以孫權的為人,定然會遷怒到關將軍身上。”

諸葛亮一語擊中:“到時候,他不僅想要奪回夏家,還想要趁機攻取襄陽和江陵。”

關毅眉頭一挑:“孫權把大軍都帶到了壽春,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去守江夏?”

“吳軍還有一支兵馬未動。”

諸葛亮沉聲道:“吳軍最強的兵馬,水軍!”

姜維問道:“甘寧水軍是防止荊州的兵馬攻取南郡,他怎敢輕易動?”

“伯約所言沒錯,眼下江南是大霧天氣,吳軍趁大霧撤走水軍,於江面上虛掛戰旗,自然可以防備一陣。”

諸葛亮說道:“而吳懿對攻安只是佯攻,讓吳軍以為關羽將軍真正的目標是江夏,只要關羽將軍敗退,攻安就可解圍了。”

關毅看著荊州的地圖,還是沒有明白,說道:“就算如丞相所言,吳軍的兵力集結在江夏,可怎麼透過攻安抵達南郡?”

諸葛亮淡淡一笑:“烏林港!”

關毅這才明白:“原來是想偷襲烏林港,從江上借大霧悄然進南郡?”

“沒錯。”

諸葛亮說道:“偷襲烏林港,不走漏訊息,才是此戰的關鍵,可如果烏林港洩露,那一切計劃都會被破壞。”

姜維說道:“甘寧水軍撤走,江面上毫無防備,一旦戰成功,南郡便是囊中之物。”

關毅笑道:“關羽將軍這次計劃真是周密,當真是有勇有謀。”

“關羽將軍雖然武力勇冠三軍,但用計卻非其所長。”

諸葛亮笑道:“伊籍等人雖然懂得謀略,但擅長內政,他們也獻不出這麼好的計謀,此計應該是另有人出。”

姜維下意識地問道:“丞相猜出此人是誰了?”

諸葛亮緩緩地說道:“荊州的人才,能出此計又能讓關羽將軍親自去誘敵的,只有馬良和魯深二人了。”

“丞相所言沒錯。”

關毅點頭道:“先前去臥龍崗,有一人叫馬永隆,此人頗有謀略,若是這三人一起出謀劃策,獻出這樣的計謀也就不奇怪了。”

馬良的內政和謀略都是數一數二的,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的確有一定的能耐。

只可惜,他是跟著劉備討伐東吳,正當壯年就命喪軍中,他實在是可惜了。

不過好在,現在終於能展現自己的才能了。

再想到魯深和馬永隆,如今又新增了這兩位人才軍師,對復興大漢,那就是更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