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毅看著諸葛亮的地圖,說道:“我軍攻下了西涼和長安,孫權卻在一個小小的壽春爭來爭去,而且他還損兵折將,連丁奉都死了,孫權自然忍不了。”

姜維點點頭,說道:“孫權御駕親征,又派朱然和甘寧重兵把守攻安,看來丞相送的信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關毅笑了笑:“吳軍這就是做賊心虛了,若是他不動,我軍或許還不好意思出兵。”

“可他既然派軍鎮守攻安,所以就算我軍出兵,那也是在吳軍的預料之中。”

“接下來,就看關羽將軍會怎麼用兵了。”

諸葛亮略帶深意的看了關毅一眼,說道:“雖然我軍得到了西涼和長安,但荊州兵馬沒有任何損失。”

“兩年多的休整,現在是兵馬糧草充足。”

“現在暫時和魏國言和,那就是攻取南郡的最好時機,關羽將軍自然不會坐失良機的。”

“而且,這還是關羽將軍一次復仇的機會!”

諸葛亮已經認定,關羽定然會出兵。

正說著,侍衛送來信件,諸葛亮接過信件,拆開一看,臉色微變,隨即遞給關毅看。

關毅接過信封一看,原來是關羽出兵攻打江夏去了,並沒有去攻打南郡。

這就讓關毅不瞭解了,這個情況攻打南郡更合適,怎麼偏偏去攻打江夏去了?

關羽這是什麼目的?

關毅又把書信給了姜維,說道:“關羽將軍為何要去攻打江夏?”

“江夏在江北,夏口必定有吳軍把守,倘若三年之後,跟魏國開戰,江夏可就危險了。”

諸葛亮緩緩點頭,說道:“子毅能想到這一步,大局觀已經很清楚了,只是荊州送來的信封中,有幾個人沒有寫進去,你可注意到了?”

關毅又仔細看了一遍信封,果然關羽攻取江夏,所帶的武將都是自己沒見過的,關興和陳到等人都不在名單裡。

進攻攻安的都是江陵的兵馬,關羽親自出徵,而且讓這兩人留守襄陽的可能性也不大。

姜維若有所思道:“難道關將軍是效仿漢高祖,暗度陳倉?”

“暗渡陳倉?”

關毅一愣,還是沒明白關羽真正的目的。

諸葛亮倒是感到很欣慰,示意姜維繼續說。

姜維把書信放下,說道:“依末將看,關將軍還是更想攻取南郡。”

“只是吳軍已經提前有了防備,南郡不能輕易拿下,故而關將軍不惜親身誘敵,卻暗中派兵攻取南郡。”

關毅聽到這話,終於明白過來。

關興和陳到很有可能就是去攻取南郡了,不禁笑道:“原來如此,不過吳軍當中人才不少,想必沒有那麼容易中計。”

諸葛亮對兩人的頭腦都很滿意,說道:“關羽將軍親率三萬大軍前往江夏,無論是真是假,吳軍都必須在江夏防備。”

姜維點點頭:“沒錯,而且現在江南正是大霧瀰漫,哨兵得到訊息也不是很準確,加上關羽將軍的威名,吳軍必然要提高警惕。”

關毅也說道:“江夏守軍不過五千左右,就算孫權御駕親征前往壽春,但收到關羽將軍發兵江夏的訊息,那也必然會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