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茹芳在廚房門口站了會兒,看徐櫻做事有條有理,竟比她師兄好像還好點兒,心裡更疑惑了。

可眼看著領導要來,她顧不上現在問,趕緊先收拾桌子酒水。

剛弄停當,門外就響起來汽車喇叭聲兒。

沒多久,那早先來過的宣傳部的青年就帶著個戴黑框眼鏡的瘦削中年男人進來了。

“紀經理,你這廚子到底請回來沒,我們……”

青年人進門就問,話才到一半兒呢,就被廚房裡飄出來的香味兒給勾得猛吸了吸鼻子,又咽了口口水,改問:“這是孫大廚回來啦?”

紀茹芳瞟了眼廚房,沒敢說真話,含含糊糊的應了聲:“啊,正做著呢!”

“那就好,那就好,我把我們張主任都請來了,還說要親自上門,給孫大廚做思想工作嘞!”

說著給紀茹芳介紹那中年男人,是宣傳部的政治部主任,張愷。

紀茹芳忙著跟人握手寒暄,張愷眼睛就不自覺的往廚房裡瞅了好幾眼,斯斯文文的說:“早在市裡就聽過咱鎮上紀家餃子館兒的名聲了,現在光聞這味兒就覺得,果然名不虛傳啊!”

紀茹芳呵呵笑,真不敢接話。

她懂法,知道僱傭童工違法,真讓人知道是個小丫頭在裡面做飯,這飯吃不吃得成兩說,她先得讓抓進去關兩天!

好在這倆人兒也沒多問,確定有人做飯了,就回頭到村口接領導去了。

中午十二點多,“農業學大寨”學習團的兩輛汽車進了鎮裡,在路人新奇的注視裡,開到了餃子館兒門口。

紀茹芳聽到汽車聲,就先進了趟廚房。

她還沒開口,徐櫻沒半點兒起伏的聲音就傳出來:“再有十分鐘上菜。”

紀茹芳愣了下,回神趕緊答應一聲,掉頭出去了。

學習團領導加上宣傳部的同志,一共七個人。

打頭兩位領導都是讓太陽曬得黝黑髮紅的臉膛,一個高個兒、壯實,張愷同志介紹說姓劉,也是個主任,管農業的,一個個子矮點兒,方臉盤,看著像是讀過書的人,又像是當過兵,眼神和善,態度也謙遜,人家只介紹說姓方,讓叫“方同志”。

紀茹芳見過點兒世面,知道這可能才是主角,趕緊招呼這位方同志上座。

方同志跟劉主任讓了讓,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坐下了。

他落座,其他人也都落座,紀茹芳趕緊跑廚房招呼一聲,楊花兒就端著兩隻盤子出來了。

先頭上的是兩盤蓑衣黃瓜。

這黃瓜沒啥特別的,就是糖醋料汁兒拌黃瓜,難得就是刀工,得把黃瓜切的跟蓑衣似的,長長一串,拉起來網格分明。

幾位領導都跑了一天,口乾舌燥,這菜清涼爽口,一上來就讓吃了個乾乾淨淨。

接著又是一道冷盤,涼拌三絲兒。

這菜也沒啥特別,就是土豆絲、胡蘿蔔絲,另一種黃色的,幾個人仔細一看,都迷茫。

劉主任猜著問:“這是……菊花兒?”

紀茹芳也剛發現,正想著怎麼答,楊花兒笑著說:“是菊花兒,咱山上的野菊花兒,沒毒,泡水喝還能下火!”

劉主任和方同志相視一笑:“是有這麼喝的,就是沒想到,咱紀家鎮的山上,還有能喝的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