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同志點著頭,拿起筷子嚐了一口,連連誇:“香,真香,要是能……”

他話說一半,不說了,“呵呵”笑兩聲,回頭跟紀茹芳說:“你家廚子好啊!這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好!”

劉主任也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話總結的真好!”

其餘人也紛紛附和著領會方同志的意思。

方同志擺擺手,神情看不出高興。

不過紀茹芳倒沒往菜上想,看方同志那一口一口的,怎麼都不像是嫌棄菜不好吃,上的不對。

冷盤也就這兩個,接下來就是熱菜。

剛剛徐櫻做的梅菜蓮藕,平原本地最出名的過油肉,新鮮的春季香椿苗炒蛋,再來一盆酸菜魚湯,五菜一湯,按招待規格來看,也夠高了。

這些上完,就是兩盤餃子,一盤芥菜豬肉餡兒的,一盤野菜豆腐餡兒的,豬肉的用了玉米雜麵,是黃色的,野菜的還用野菜汁,是綠色的。

兩盤顏色不一的餃子,配上一桌五顏六色的菜,學習團的同志們看著,都覺得食指大動,本來只是有點兒餓的五臟廟,都開始爭先恐後的造反了!

劉主任和方同志這桌還儘量保持著邊聊邊吃的禮儀慢慢吃,其他人那桌,已經風捲殘雲似的,連菜帶餃子都幹光了。

吃光還回頭看紀茹芳,還想吃!

紀茹芳有點兒慌,她怕準備的食材不夠用。

剛要進去,方同志喊住她:“不要做了,這些已經很破費了。現在剛過困難時期,好多老百姓還吃不上飯,我們這樣……”

他重重嘆了口氣。

其他人也跟著都放下了筷子。

紀茹芳有點兒無措,擔心扯著衣襬看張愷同志,生怕自己反倒搞出麻煩來。

張愷也沒想到這情況,一時間臉都垮下來。

這時候,偏廚房簾子又掀開,楊花兒又端著個大盆子出來了。

盆裡黃白相間,看著好看不說,還飄著股子槐花香味兒。

有聞出味道的同志忍不住說:“這是槐花兒撥爛子不?”

“是!”

楊花兒把盆子擱在沒吃飽的那桌上,回頭朝方同志憨憨一笑。

“咱們大廚說了,幾位同志都放心吃,咱今天做的菜,一多半兒都是山上的野菜,比如香椿、槐花、過油肉裡的蒜苗,都是山上常見的,同志們就是家裡不會吃,才沒吃過。就是這盤酸菜魚,魚也是河裡抓的,這幾年生活好點兒,抓魚也容易,昨兒抓回來這條,有三四斤重嘞,所以同志們敞開了吃,不夠咱還有!”

她這一席話,把學習團的同志都說笑了。

方同志更是拍著桌子笑:“難怪說: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看看咱們這菜,不就是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嗎?”

“是啊,這麼一看,反倒是我們這些幹部沒有‘創造力’了!”劉主任也哈哈大笑。

本來沉鬱的氣氛,立刻又歡樂起來,方同志捧起碗,招呼楊花兒:“來,給我盛一碗槐花撥爛子,讓我好好感受一下這‘群眾的創造力’是什麼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