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哪一位皇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他看來,陛下此番也是糾結的。明知道壞事的是魏徵,但又沒有因私廢公,可不得糾結麼。
不過,這也是他效忠的主公,最讓人信服的一點。
因為陛下知道錯對,明白是非道理。
“我聽說,陛下此番重啟大朝,乃是秦王妃規勸之故。”
薛收咂咂嘴,搖頭道:“秦王妃之事,我也略知一二,這位貴人以往便以賢良聞名,而今卻是處境尷尬。”
可不是麼,在他們看來,若秦王妃身上沒有那一層身份,皇帝納便納了,也沒什麼,只可惜,那一層身份卻是極大的阻礙。
“不說這些了,你我還是儘快前往政事堂罷,還有諸多事宜等著陛下決斷呢。”
“也好。”
群臣各回府衙坐班,魏徵也走在路上。
他回想陛下的態度,非常無奈的感慨苦笑。若陛下一意孤行,他倒是能直接撂挑子辭官。反正,他對得起自己良心,已經盡到自己的責任。可陛下沒有這麼做,反而公私分明,這就讓他很躊躇了。
陛下的意思,他是明白的。
朕對你很不滿,但是朕知道你是忠臣,不過這並不能代表朕對你沒意見。
“陛下啊陛下,既知不可為,何必為之呢?”魏徵喃喃道:“天下絕色不知凡幾,何必單求一人,徒惹青史鐵筆?”
他實在不能理解皇帝怎麼想的,大唐富有四海,您想要什麼樣的絕色沒有呢。
帶著感慨,魏徵遠去。
政事堂。
相國們埋頭處理政務,皇帝也在埋頭處理政務,唯獨李叔良時不時走神犯困。
他是真不適合為宰臣,因為他沒那個能耐。同杜如晦等人相比猶如雲泥之別,這一點,別人知道,李叔良自己也知道。不過,沒有皇帝的意思,他目前也只能暫時繼續煎熬著。
日落之時,政務暫休,皇帝命人取來膳食,同相國們一起用膳。
李智雲道:“此番春耕,朕欲往洛陽一行,杜相和楊相隨行。”
聞言,相國們也不奇怪,這位皇帝陛下年富力強,以往就喜歡有事沒事在關中諸州到處跑,偶爾去洛陽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陳叔達問道:“敢問陛下歸期何日?”
“暫無歸期。”
溫彥博眉頭一挑,言道:“陛下乃神聖,自當穩坐中庭,統率萬民,豈可久離中樞,慢待政務,還請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其他幾位相國也先後規勸。
意思很明白;老大,你要出去旅遊,咱們不反對,可你不能一去不回,這肯定不行。
李智雲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罷,朕令一位皇子監國,諸卿以為如何?”
轟隆!
六位相國腦袋一空,令皇子監國?
是誰?
這個事情很大條,非常大條。因為讓哪位皇子監國,關係到將來誰最有可能被冊立為太子!
目前而言,皇帝沒有對任何一位皇子表現出青睞的傾向。而這次的皇子監國,說不定就是一次風向標。
楊恭仁顫抖著嘴唇問道:“敢問陛下,哪位皇子監國?”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臟在快速跳動。
如果是武陵王,那自然是天大的喜事。可如果不是,那就是天大的禍事。
由不得不慎重啊!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