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名?

眾人頷首,這還好,不管選誰,反正沒誰知道,不得罪人。

“自己也可以選自己。”李智雲笑著補充一句。

這個獎項,說是他一拍腦袋想出來的也不盡然,他也只是學習借鑑而已。

如果效果不錯,明年肯定要完善選拔制度的。

而且,他也希望藉此給這些官員們多施加一些壓力,讓他們捲起來。

不多時,高良忠帶著內侍們,下去給大臣們分發紙筆。

杜如晦跪坐著,拿著小紙片,啞然失笑。其實在他看來,皇帝陛下之所以這麼做,怕也是想要提拔一些良臣。

想到這裡,他微微思索,下筆寫下‘房玄齡’三個字。然後將紙片疊好,放進內侍捧著的盒子裡。

而在另一邊,房玄齡稍稍思忖,便在紙片上寫下‘杜克明’三個字。

在他看來,朝中諸卿;吏部尚書魏徵酷烈板正、禮部尚書趙慈景碌碌無為、兵部尚書李靖少言寡語、民部尚書戴胄中正平和、工部尚書崔民幹才能不足,皆不足當選‘年度最佳官吏’。

六相之中,首先不提中書令李叔良,其次不提默默寡聞納言陳叔達,最後不提侍中溫彥博。剩下的,唯中書令楊恭仁,尚書左僕射杜如晦,尚書右僕射薛收。

此三人,他覺得杜如晦更好。

一炷香後,正式開始計票。方式公正公開,當著所有大臣的面開始計票。

高良忠唱道:“相國杜公一票。”

小內侍趕忙在畫布上,杜如晦名字後面畫一個圈兒。

“刑部尚書房公一票。”

“兵部尚書李公一票。”

兩柱香時間後,結果出來,得票最高的乃是中書令楊恭仁。

李智雲呵呵一笑,眼眸顯得微微深邃。

“既然如此,隔日,派快騎,通報各州縣。”

“遵旨。”

大朝結束,李智雲也不留大臣們吃飯,讓他們自己回家解決。

杜如晦戴好貂皮大帽,帽簷上落下兩隻‘大耳朵’,正好遮住他的耳朵,非常暖和舒適。

揣著手,他和房玄齡走在一起。

“你近日都去何處瀟灑了?”

“克明怎得調侃我,刑部年末清獄,有多忙,你不是不知道。”

“哈哈。”杜如晦唏噓道:“你是太認真了,陛下常常對我說,房玄齡這個人吶,做事認真負責,考慮周全,但就是謀劃太多,有時候反而猶疑決斷。”

房玄齡一笑,言道:“陛下看我,入木三分吶。其實我也不想考慮太多,但是事情,不考慮周全就去做,難免會有不周到的地方。如臨陣對敵,未算勝,先慮敗。如此,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杜如晦笑著頷首,“你說得對,如果人人都能如你這般,將事情考慮周全,那麼事情也不會複雜。”

“哦,你這是?”房玄齡看向他。

杜如晦朝前努努嘴,而後一笑。

房玄齡順著目光看去,便見不遠處,相國楊恭仁正被一群官吏圍在中心。

“呵呵。”

他微笑不語,同杜如晦舉案齊眉,齊步離去。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