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問題與回答(第1/3頁)
章節報錯
壽安殿。
天氣愈來愈寒,這兩日萬太后身體受涼,在殿內修養,李智雲日日侍奉膝下。
萬太后捧著熱水袋,靠著軟絲墊。
“宮裡近來,有人小產,不知你可去探望了?”
“孩兒已知,早已看過,並讓御醫診治開藥。”李智雲回答。
這些年,宮裡小產的女人也有兩三個,多為李智雲臨幸的宮女。孩子夭折這種事情,不可避免,他已經習慣。並非他冷血無情,而是世事如此,強求不得。
“那便好。”萬太后道:“你忙於朝政,哀家是知道的,但是後宮的事情,也當上些心。皇后做的不錯,可終究不及你的安慰。”
“是,孩兒知道。”
頓了頓,萬太后遲疑著,似乎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李智雲看出來,遂道:“阿孃有話不妨直言。”
“那好,哀家就說一聲,如何去做,還是看你自己。”萬太后說道:“而今你膝下諸子漸漸長成,東宮空懸,還需早下決定。先帝朝之舊事,你要引以為戒,不可復犯。”
聞言,李智雲微微一嘆。
“阿孃說的,孩兒豈能不知。非是孩兒不做,而是不敢輕易下定決心。這帝位,冰冷無情,為人所伺,倘若太子無能,如何安坐?”
萬太后也是嘆氣,“你說的不錯,自古以來,太子難當,裡裡外外多少雙眼睛看著,稍有不慎,朝野不寧。”
李智雲又道:“不過阿孃所言,孩兒會認真考慮。”
“哀家也沒其他期盼,只望你能妥善處理此事。前隋之時,兩子相爭,先帝朝......唉,不提也罷,你自己還需多多上心。”
“是。”
半個時辰後,李智雲離開壽安殿,回到甘露殿。
萬太后的提醒,雖然不是什麼‘當頭棒喝’,但也讓李智雲意識到時間過的很快。
他的兒子們,都快長大了。
而今膝下十二子,皇長子承靜已有十二歲,嫡長子承昭也已經九歲。
或許,真的是時候考慮東宮的事情了。
想起兒子們,他便心有愧疚,因為他忙於朝事,對孩子們的瞭解越發的少。
誰有才,誰無才,還真不好說。
匆忙決定東宮,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想來想去,李智雲還是決定再觀察一二。
儲位一旦決定,便不能輕易更改,否則後患無窮。
時間臨近年關,長安越發熱鬧起來,官員回京述職,兵將輪值更換,商賈行商走動,來來往往的人流,讓長安這座帝都,看起來熙熙攘攘。
“我們這樣偷偷出來,是不是不好?”
角落裡,兩個男子並立。其中一人,人高馬大,十分壯實。另一人身材瘦弱,不似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