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長安小學開辦(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安第一小學?
當李智雲找到國子監的幾個官員,說出心中規劃的小學之後,幾個官員面面相覷,不甚明白。
時任國子監博士的孔穎達問道:“還請殿下示下,這學年制以及升學考試,具體做何解?”
李智雲解釋道:“這學年制,就是在小學一共分為三年制, 孩童最早五歲,最遲八歲,可入學,為一年級小學生。每一年結束之時,要舉行升學考試,五門課業都要及格, 方才可以晉升下一年級,為二年級小學生,以此類推。”
孔穎達又問:“那三年小學之後呢?”
“設五年中學制,所學各門,逐步加深。當然,中學年級的升學考試要更加嚴格。而後,孤欲打造大唐首座大學,凡自小學,中學,升學考試進入大學的,可自由選擇治書門類,不計。大學制,暫定四年。”
雖然李智雲說的概念很新穎,但是孔穎達是搞教育的,他很快就聯想到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場面。
“殿下欲重造稷下學宮?”
“非也。”李智雲道:“大唐第一座大學,學生可自由選擇學習方向。譬如文史,又如軍陣, 又如農計, 非一家一派之學說。凡為大學師者, 皆為文采淵博之士。如諸位, 又如精通算數之道, 又如當世名將。”
這麼一解釋,國子監的官員們有些明白了。
太子殿下,這是要改革教育體系啊。
雖然他們現在還不是很明白這個小學、中學、大學的具體執行規律,可是聽太子這麼解釋,不妨礙他們聯想到將來這些自大唐大學畢業的學生,都會是什麼樣的人。
如文史生,授課老師皆為國子監淵學之輩。
如軍陣生,授課老師都是當世名將。
如此一來的話,教育資源空前集中,而且學生將會學習到的東西也會更加的廣泛。
孔穎達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殿下,何人管理此小學、中學、大學?”
李智雲呵呵一笑,說道:“長安小學校長,就由孔先生擔任吧,中學校長暫且不定,觀諸位後效再做決定。這大學校長嘛,就由孤來代勞了。”
聞言,孔穎達稍稍失落, 他還以為自己能擔任未來的大唐大學校長呢。
旋即,李智雲接著道:“長安小學的地址,暫定國子監,二月開始招生。在此之前,諸位可要把學習教材編篡好,孤給個基準,一年級到三年級,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是。”眾人應聲。
就算李智雲不這麼吩咐,他們也會這麼做,畢竟小學很明顯有點類似孩童蒙學。只不過,長安小學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太子殿下開辦長安小學的訊息迅速在朝野傳開,與此同時,各科授課老師也漸漸為人所知。
孔穎達、虞世南、蘇勖、蘇世長,陸德明等等等。
這些或為在朝官員,或為在野大賢的名聲隨著訊息傳開持續發酵。
很快,他們又聽到訊息。
聖人子嗣,以及太子殿下長子承靜,長女李順兒,嫡女李如意也會入學讀書。
而且,太子特地下令,凡入學孩童,男女都可,不過每年的升學考試要是失敗,那就得離開小學!
雖然升學考試很嚴格,但是這樣的教育資源,誰不心動啊!
舉個例子就懂了,陸德明這個南方老頭兒,文名顯赫南北,平時長安顯貴想讓家中子弟拜入其門下,陸德明這老頭理都不理。現在因為太子殿下一道命令,長安小學開辦,陸德明擔任老師,他不教也得教!
讓陸德明給孩子開蒙,傻子才拒絕!
至於陸德明為什麼會爽快的答應擔任小學老師,這肯定不是因為某某人送給陸老頭二十斤宣紙的關係。
嗯,陸老頭是有節操的人。
還有的人覺得男女在一起蒙學不合適,上書李智雲,要求不許女孩進學。李智雲沒有答應,只是隔日宣佈,進入中學以後,會分為男校和女校。
那個人又追問,升入大學呢?
李智雲被他問的有點煩,沒好氣的告訴他,若是女子能考入大學,這豈不是當世才女嗎?
難道,不準才女為我大唐文化事業添磚加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