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那個人不說話了。

因為,那個人是御史,只是例行跳出來找找存在感。他可不想惹得太子不痛快,給自己找麻煩。

唐時,女子地位並不低,在外拋頭露面的也大有人在。只不過,男女終歸有別。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李智雲才決定中學的時候分為男校和女校。

當然,李智雲對女校也沒什麼期待。

因為他覺得,大部分的人只怕不會允許自家女兒一直學習。按照大唐的習慣,進入中學的女孩都在十歲以上,只怕等中學一畢業,就會訂婚。

很快,時間來到二月。

務本坊,國子監所在地。

昔日的四門小學換了個牌匾,寫著‘長安小學’四個字。聽說這四個字是太子殿下親自題的。

夠逼格!

陸德明和孔穎達兩個老頭,一左一右的站著。

不少顯貴帶著孩子來入學,也有人找陸德明和孔穎達套近乎。不過這倆老頭光顧著低頭看著入學登記表,很少理會旁人。

倒不是入學登記表多新穎,而是這張表格,用的紙張是宣紙。

在陸德明看來,太子殿下純粹是有辱斯文,糟蹋東西。這麼好的紙張不寫詩寫文章,居然用來做什麼入學登記表,浪費!

好在,家裡還有二十斤宣紙,算了算了。

正在他可惜紙張的時候,耳畔聽見吵鬧聲。

“什麼,九歲的孩子你們都不收,你什麼意思,看不起我張氏是吧!”

“太子殿下有規定,只招收五歲到八歲的幼童,貴公子年紀已過,恕不能收容。”負責登記的老師回答。

“我不管,今天你必須讓我兒子進去讀書。”那人開始撒潑。

陸德明冷笑一聲,走過去張嘴就噴,一個髒字不帶,將那人噴的無地自容,灰溜溜的逃走。

孔穎達看了一眼陸德明,微微頷首。

不錯,沒丟咱國子監的門面。

不多時,李智雲也帶著幾個孩子來到現場。

卻見李承靜、李順兒、李如意三個孩子,穿的整整齊齊,都揹著李智雲特地讓她們孃親縫製的小書包。

走上前,李智雲和陸德明打了聲招呼。

“先生,那紙還不錯吧。”

“咳咳。”陸德明低聲道:“多謝殿下賞賜。”

宣紙這種存在,堪稱文人最大殺器。

事實證明,清廉的文人也可以收買,關鍵要用對方法。

宣紙,李智雲早已讓工坊製作出來。

旋即,幾個小孩子上前,齊齊拜道:“見過先生。”

“不敢,幾位殿下請起。”陸德明趕忙扶起幾個孩子。

李智雲道:“他們既已入學,往後學業上但有懈怠,先生自可罰之,不必有所顧慮。”

“是。”陸德明答應。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