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慶幸,遇到了你,又能伴在了你的身旁。”

蕭令姜心中一暖,眼中滿是笑意:“阿裴,我竟不知,原來你竟這般會哄小娘子開心。”

裴攸唇角跟著微彎,笑了。沒有旁的人,這世間,他從來只想著讓她開心。

屋中暖意融融,裴攸伸手為她又斟了一杯茶,方開口問她:“阿姮,如今大周之內神宮餘孽頻出,邊疆之處又有大小敵國虎視眈眈,當下這局勢你怎麼看?”

蕭令姜垂眸淺飲了一口茶,凝思道:“大周立朝不過五十餘載,表面看去似乎無愧於中原大國,兵強力壯。可你我對朝政、對四方局勢也有了解了,如今的大周頗有幾分外強中乾之勢。”

“北狄雖然彪悍,但有鎮北軍守著,還是叫人放心的。可東面有海上倭寇,時不時打家劫舍,擾得百姓們不得安穩。”

“至於南詔那處……”

當初姚州一役,大周將士大敗南詔數萬大軍,並且成功俘獲了南詔二皇子邏炎,主動挑起戰爭的南詔王不得不轉而求和。

朝廷本欲加重貢賦議和了事,然而蕭令姜在姚州時,曾暗中提議韓鄭上奏朝廷,在南詔境內設雲南安撫司,管轄南詔,協助統治南詔境內,並藉此分化南詔各部與王庭之間的聯絡。

而後,以南詔為矛,威逼利誘其反攻西蕃,一方面削弱南詔軍力,另一方面也讓西蕃無力再去大肆侵擾大周邊境。

韓鄭聽了她的建議,一直上書給朝廷,並尋了朝中大臣支援。

在他的百般努力之下,朝廷到底歇了加重賦稅的心思,採納了他的諫言。

但對南詔所施之策,非一年兩年之功,要想讓南詔真正歸化大周,還是要長久而行。

說到此處,蕭令姜倒是想起了一事:“我聽聞,西蕃近來似乎有意與大周修好?”

裴攸點頭,這訊息不過也方傳到郢都來,朝中許多人還未曾知曉。

他道:“當初南詔在西北處與西蕃開戰,又有大周在後頭支撐,倒是打了幾場勝仗。朝廷又在大周與西蕃邊界處加派了兵力,因著兩處皆敵,西蕃倒不如往年那般囂張了。”

“許是仗打得累了,西蕃竟然生出了要兩國修好、自此相安的心思。據手下人傳來的訊息說,西蕃的使者這已經出發往郢都來了。”

蕭令姜晃了晃手中茶盞,看著杯中蕩起圈圈漣漪:“你覺得,那西蕃當真是要議和相安?”

裴攸搖搖頭:“難說。自古以來,邊疆之事涉及兩國疆域、國力、利益之爭,只要利益相同,自然相安無事。可若兩者相爭,那便不是幾場和親能安定得下來的。”

“不同於北狄,狄人雖然彪悍,但到底環境惡劣有限,限制了其發展。然而西蕃卻是位處河源之頭,高原之上,土地肥沃環境適宜,可謂是得天獨厚,其兵力、國力發展亦是迅猛。近年來,西蕃向西面不斷擴張自己的地盤,也時常與位處其東面的大周發生衝突。”

“如今兩強相遇,西蕃卻突然提出修好,要麼是另有謀算,要麼便是欲要擺脫如今境遇,休養生息後再一決高下。”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