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因為下方那明晃晃的大燈……

“你們在搞什麼呀,簡直是胡扯。”冷不丁一聲大吼,將眾人嚇一跳。

回頭一看,才發現一個頭發斑白的老者,正端著他們的劇本滿臉怒氣。李東來丈二和尚,卻小心的陪著笑臉,“張老,怎麼了這是?”

他正是李東來特地請來給劇組當科技指導的顧問。衛星發射基地的老牌專家,國寶級的人物。

張老根本不買賬,大聲說道:“看看你設定的這些東西!你去維護哈勃望遠鏡,居然可以看到國際空間站?你是怎麼想的?啊?!而且從國際航天站到天宮一號也就幾步路,飄飄就到了的樣子。簡直是胡扯。你知道從哈勃望遠鏡到空間站有多遠嗎?那壓根看不到空間站,因為它們的軌道高度和傾角都不一樣,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為370公里左右,傾角為51.6°;而哈勃空間望遠鏡則是559公里左右,傾角為28.5°。”

“還有,你那些太空碎片。在過了九十分鐘之後,又來一波?滑稽!簡直太滑稽了,你讀過物理嗎?在太空中。它們早就不知道飄到什麼地方去了,你還說它們又回到剛剛的軌道上。從哈勃望遠鏡那到國際空間站以及天宮一號,需要軌道飛船進行數次變軌才能完成。這所需的能量,一個太空梭載滿燃料都不夠,更不要說劉德化只靠那個小小的噴氣包了。”

李大導演被訓的一頭包,腆著臉陪笑。心裡十分尷尬。

張老的訓斥還沒有完,“還有。在太空梭被衛星碎片摧毀之後,倖存的男主角搜尋倖存的女主角。在飛到女主身邊時,他停不下來了。於是在通訊系統中大喊讓女主抓住他。結果女主角真的就抓住了!”

張老死死瞪著他。恨不得敲他腦門的架勢。

“是…是啊,怎麼了?”

連李東來都結巴了,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看著他們。

“荒唐!”張老大吼一聲,嗓門真的超級大。

“你還真讓她抓住了啊?男主角撞到女主角。停在那裡。兩人還抱住了!前一刻還停不下來,這一刻是怎麼停下來的?能量守恆哪裡去了,你還有超能力不成。質量乘以速度等於動能,能量哪去了?你還撞出愛的火花不成?有本事你給我停一個。”

李東來狂汗,直擦額頭。連遠處劉德化幾人都尷尬不已。

他被逮到狠狠訓斥,張老聲音太大,連酒泉太空中心的工作人員都被驚動了。領導聞訊,以為發生了爭執。趕緊跑過來看情況。

然後大家都看到了,李東來像個小學生一樣。被老頭子劈頭蓋臉的訓斥。他不停唯唯諾諾點頭,旁邊人都不敢去勸了。

還是領導知道他的脾氣,“張老,這是拍電影。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理解嗎。電影是藝術,不是科學。總要有些藝術效果嘛!畢竟這是電影,不是紀錄片。”

“嗯,這樣啊。”張老依舊聲音超大,卻沒有絲毫火氣。雷聲大雨點小,他剛才訓斥李東來,並不是在發火,看來是天生大嗓門像打雷似的。“不過這麼多問題,你讓人怎麼忍受。”

李東來再次擦了一把汗道:“一些地方可以修改,讓它更符合科學常識。但哈勃望遠鏡就不理會了,如果這都不成立,那我的電影也不用拍了。”

張老哼哼唧唧幾聲,不說話了。看到遠處佈置的天宮內景,眼睛一亮,“讓我看看你的佈置。”

然後道具師傅倒黴了,被逮住狠狠一頓訓斥。說話聲音像在打雷。道具師苦逼著一張臉,不停做著記錄,然後下去修改。

儘管有許多不合理,拍攝還是要繼續的。

畢竟有這種能力鑽研出太空bug的,只能是少數中的少數。

劇組已經啟動,多停留一天,都會燒掉一大堆鈔票。

旋轉,成了長鏡頭之外運用最多的鏡頭之一。

無論是在拍攝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由led燈所組成的巨大燈箱,還是專門為本片量身定製的“擁有七軸自由軸向,可追蹤拍攝長達10.8公尺,每秒移動速度4公尺以及靜止距離可到0.08mm精準”由iris系統操縱的動態攝影器材bot&dolly,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卓爾不群。

更不用說早就在製作的龐大cg。

光想一想就已經不堪重負,更何況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拍出來,更更何況每一個鏡頭都這樣完美?

長鏡頭的關鍵問題不在於“長”,而在於鏡頭內部的排程,這幾乎涉及到攝影,燈光,演員,聲音,道具等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

到底是用固定長鏡頭還是動態的長鏡頭,鏡頭移動時是否會設計升降變化,演員什麼時候入鏡出鏡,什麼資訊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做到最大化地增強長鏡頭的資訊含量,同時又要將想表達的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觀眾,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不至於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