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級,每月稻米三十斤,魚獲十斤,鹽油各一斤,給予跟隨朱允熥轉移的工匠,滿足他們給家人補充營養的需求。

丁級,魚獲二十斤,給予正在長身體的孩子。

至於土著和移民中賣了體力,吃大食堂就可以,按照對大食堂的安排,朱允熥的要求是米飯吃飽,兩素一葷,鹽油給足,一日兩餐都有監管。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些支撐不住,吃的太多了,只能加緊運輸稻米,而少運輸人力。

受限於運力,一味的輸入瓊洲真的很難承受怎麼多張嘴。

好在他是將土著利用起來,不然春耕之前能開多少荒地,誰都無法保證。

“是!”

“走,快晚飯了,出去轉轉,挑一食堂看看情況。”

朱允熥看了一眼天色。

他是寧可人吃魚獲,少吃稻米,畢竟魚獲組織起人手有的是,可稻米則要從中原運輸,故而朱允熥對大食堂盯得很緊。

“等等,讓大家把衣服換了,令牌拿丙級的,別讓人看出不對的地方!”

出發之前,朱允熥看了一眼身旁人的衣服吩咐道。

他是設立了大食堂和配給制,依靠令牌就可以大食堂內吃飯,但朱允熥也清楚令牌有等級,自然待遇也有等級。

飯堂阿姨抖一抖,飯菜落盤的質量自然就會減低。

他要看真實的情況,就這一身出去吃到的怕不全都是魚肉。

“人數呢?”

“把張老先生喊過來,人數就咱們三,對了,你再找個機靈的!”

“那我先去換衣服。”李增枝回覆道。

……

“小子,你找我嗎?”

或許是為了做工方便,或許是別的原因,如今張定邊早已不是僧袍,而是一身短打在身,比過去更顯精壯,根本看不出其真實的年齡。

“陪我出去走走!”

朱允熥笑道。

“也罷,你小子做事有章法,這些日我也看到了,我相信日後胥民投到你麾下也會有好日子!”張定邊摸了一把光頭笑道。

來到瓊洲一個月,張定邊怎麼可能感受不到瓊洲的變化。

怎麼說呢!

原先的瓊洲和中原沒什麼區別,百姓顯得死氣沉沉的,但這一個月,張定邊卻猛地發現,這裡的人不知為什麼活了起來。

朱允熥調集了很多人,但這些被調集人,非但沒有中原百姓服勞役時的怨氣,更多像是為自己做事。

看似沒差別,實則大了去了!

尤其是那什麼大食堂,哪朝哪代這麼幹過,米飯充足,魚肉噴香,鹽油放足,偶爾還有葷湯,吃的簡直叫一個做孽。

若非如此,張定邊也懶得被朱允熥驅使。

“放心,胥民來了也一樣,咱瓊海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朱允熥笑道。

“若是能再來點酒就好了,每月五斤不痛快!”

“你這個大和尚當得真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