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土著最迫切的學校,暫定是三座,舊城一座,東南,西南農業區各一座,都是大校舍,九月之前舊城將建成一所滿足兩千人入學,農業區的兩座則在明年九月之前完成。

“將新城圖紙搬入通政院,細節可進行商議,三月底之前不再更改。”

朱允熥畫下最後一筆,看著眼前三米乘六米的新圖圖紙,吩咐道。

“是!”

李增枝揮了揮手,四位武丁小心的將畫架舉了起來,搬離書房。

“瓊洲的氣候還適合嗎?”

李漆不在身邊,長時間跟著自己也就李增枝之人,別看李增枝年幼可行事已頗具章法。

“還行,就是這天氣感覺不對!”看著自己身上單衣,李增枝笑道,“要是在南京的話,應該還會加上幾件!”

“沒錯,這衣服是不舒服!”

朱允熥點了點頭,“別站著了,陪我喝茶!”

繪畫不知年,有三位頂級文人為自己奔走,在歷時一個月後勘探後,這半個月朱允熥都貓在屋子裡搞新城圖紙。

算算時間,元宵也已經過了。

就是不知道耕地開墾多少,雖然瓊洲的氣候播種期也長,但終究是最頭等的大事。

“茶水就不喝了,剛才見大王認真所以沒有回報,兩炷香之前解淪先生傳來訊息,大王讓試製的水泥已經出了第三批,其中有三份效果非常好,砸之有金鐵之感。”李增枝彙報道。

“真的?”

朱允熥猛地站了起來。

“東西就在外面。”李增枝說道。

“走,去試試!”

第一批的工匠,朱允熥也不會讓他們閒著,製作水泥這種大殺器的任務自然交代了下去,不僅如此還命工匠加緊製作曲轅犁和鋤頭。

磨刀不如勘察工,前面在開荒,後面的資源更是需要跟上。

南下的路上,朱允熥考慮到很多,但在耕牛上真的沒辦法,就算要求老朱也弄不出來多少,暫時只能依靠人力。

“拿錘子來!”

看著院子內放著水泥成品,朱允熥搓了搓手,忍不住親手測試。

“大王!”

李增枝將鐵錘遞給朱允熥。

哐哐哐……

幾錘子下去,水泥塊外殼爆裂,但整體的堅實程度亦是讓朱允熥感到手疼。

“不錯,用此修路已經足夠了,傳令下去,凡參與制作水泥的工匠,每人獎勵口糧百斤,魚獲二十斤,鹽一斤,絲綢一身!”

目前瓊洲最沒用就是銀子,各類物資才是關鍵。

“是!”

“同時,命解淪專職水泥之事,與舊城修建工坊,調配人員,大量生產水泥,另外凡之前參與水泥的人員,往後按乙級待遇下放所需。”

瓊洲主要資源來自外界,為朱允熥信用所抵,本身商業氛圍不足,至少在一兩年都會受到物資的約束。

加上錢糧無用。

朱允熥乾脆效仿建配給制度,視勞動強度,工作重要性定甲,乙,丙,丁,四級配給,同時設立多個大食堂滿足吃喝。

四等級中,甲級最高,每月稻米百斤,魚獲三十斤,鹽油各五斤,這些在大食堂之外額外,憑證支取可以開開小灶,朱允熥身邊的人都是此類。

乙級,每月稻米五十斤,魚獲二十斤,鹽油各兩斤,多給予技術性的人才,足夠閣皂山的道長,匠中大匠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