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6年(公元1659年),三月三十日,越國首都西陽。

歷時兩個月籌建的寄宿示範學校新希望學校,舉行盛大的揭牌儀式。

越國翰林院學士,新希望學校校長米有德。

他穿著盛裝,帶著全校教職人員,在學校門口迎接越王白元貴視察學校。

米有德校長神色有些緊張,他被越王白元貴欽點為新科狀元。

翰林學士這是個沒有實務,卻特別清貴的官職,他可以隨時去越王宮面見越王白元貴。

權力的大小不是看職位,而是看與越王的關係遠近。

只看職位大小,那就沒有權傾朝野的太監。

米有德第一個職務就是新希望學校校長。

這個按照他想法建造的寄宿學校,能否取得成功?

這將驗證他是一個國之棟樑的大才,還是隻會誇誇其談的庸才。

新希望學校成功,米有德就是越王千金買馬骨,慧眼識人的典型。

新希望學校不成功,米有德就是隻會誇誇其談,忽悠越王的佞臣。

米有德今後的榮華富貴,將會與這個新希望學校深刻繫結。

他在科舉提出的三策,只有寄宿學校可以短時間內見到成果。

其他的兩策,越國南向政策和產業政策,那都不是幾年之內就能看見成果,需要數十年的投入與堅持。

有節奏的發動機聲響起,米有德神情一震。

他很快看到有十輛摩托車開路。

越王的衛隊來到學校門前,他們立刻走下車,拿著槍在門前站好。

越王乘坐的黑色汽車,駛入新希望學校門前。

越王白元貴帶著三位成年的公子,從車上走下來。

米有德立刻帶著全校職工上前行禮。

他用眼角餘光看著三位公子,不知道這三位公子,哪一位是將來的王儲?

他現在受到越王的重視,不會參與到王儲之爭中。

米有德的宗旨就是忠於越王,誰是越王忠於誰。

越王白元貴看向米有德,他滿意的點點頭。

“米愛卿,本王都沒有想到,你只用了兩月有餘,就已經把寄宿學校建好。

寄宿學校涉及到越國百年大計,特別是西陽第一所寄宿學校,這是所有寄宿學校的示範學校。

新希望學校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本王將會在全國推廣寄宿學校。

效果真的很好,那些精明的國家,他們也會模仿我們越國。”

米有德恭敬的說道:“大王,我們越國的未來,就在小學的課堂上。

文盲在未來的越國,完全沒有前途。

無論是工廠,還是軍隊,都需要大量即識字又守規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