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封禪泰山?可笑!(第3/5頁)
章節報錯
例如很多人瞭解的鐵甲艦,他們只知道海軍正在研究鐵甲艦,具體到什麼進展,誰都不瞭解。
御前會議又討論一些事務,皇帝蘇河說出今日討論最重要的事情。
“山東段黃河大堤已經透過驗收,朕派出數位欽差帶隊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
黃河工程可以正式竣工,朕要親自去見證黃河新河道投入使用。
朕想趁著這個機會,巡視周邊省份。”
皇帝蘇河自從登基以來,一直沒有觀察華夏的大好河山。
主要原因是剛建國,政局還沒有穩定。
蘇河也擔心,離開京城太久,京城這裡會出現變故。
他前往最遠的地方,就是天津,還是火車開通之後,可以當天返回。
現在電報技術已經成熟,皇帝蘇河可以在全國任意一個大城,透過電報與京城聯絡。
外出的條件已經具備,皇帝蘇河才準備去各省看一看。
黃河工程即將竣工,這是很好的時機。
因為官員貪腐,已經拖延一年的黃河工程,終於迎來終結。
朝廷花費數千兩銀幣,建造這個工程,很快就知道它是否值得。
內閣大臣李志升站起身,擔憂的說道:“陛下,出巡這件事要慎重考慮。
皇帝出巡耗費極大,安全防護要求也極高。
陛下一旦在外地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會引起朝堂動盪。”
皇帝蘇河態度堅決的說道:“李愛卿說的事情,朕都知道。
朕想趁著現在身體還年輕,體會一下大好河山。
之後再想出巡,那也是有心無力。
建國以來,百姓安居樂業。
朝廷擴土何止千里,海外總督府能容納大量百姓,國內的人地矛盾已經得到緩解。
只剩下一些宵小之輩,根本無法衝過麒麟衛的防護。”
皇帝蘇河之前一直想出巡,就是時機不合適。
建國之初那幾年,殘餘計程車紳勢力還非常強大。
打下南洋之後,各地殘餘計程車紳勢力,全部被強制移民到南洋。
大部分士紳,他們也順應時代的潮流,成為工廠主。
國內最大的隱患已經消除,蘇河不擔心自己的安全。
大華核心省份,不可能出現攻破軍隊的反賊勢力。
東倭總督府這種地方較為危險,大華核心省份相對安全。
文武官員看到皇帝蘇河態度堅決,國內又有著火車和電報。
京城可以及時聯絡皇帝,一旦遇到突發事件,皇帝也可以乘坐火車,快速返回京城。
他們沒有繼續反對的理由,這個時候依然反對,會給皇帝蘇河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