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封禪泰山?可笑!(第4/5頁)
章節報錯
很容易讓皇帝想到,文武百官想要圈禁皇帝。
皇帝蘇河看到官員妥協,他吩咐道:“各位愛卿討論一下,這次出巡需要做的事情,朕好決定路線。”
官員們都在面面相覷,他們毫無準備,不知道提出什麼建議。
現在允許暢所欲言,很少有發言機會的刑部尚書賀知聲。
他想到自己前段時間看到的報紙內容,準備展現自己的知識水平。
作為一名小吏出身的官員,他最害怕別人說他沒文化。
賀知聲最先站起身,建議道:“陛下,現在大華的版圖,北至北海,南至澳洲,西至巴爾喀什湖,東至東倭總督府。
華夏大地的版圖,擴大何止一倍。
陛下的功績遠超秦皇漢武。
現在四夷臣服,各位王爺又坐鎮海外。
當年秦皇漢武封禪泰山,這個佳話流傳千古。
臣建議陛下封禪泰山,稟告上天陛下的功績。”
魏時鳴和李志升聽到賀知聲開口,他們臉色微變,觀察著皇帝蘇河的表情。
魏時鳴還想要阻攔,最終卻沒有出聲。
從古至今,只有六位皇帝封禪泰山。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
宋真宗趙恆之後,無人封禪泰山,這可是有原因。
皇帝蘇河聽到封禪泰山,他臉色立刻變得鐵青。
封禪泰山在漢朝之前,對於一名皇帝來說,那是極為榮耀的時刻。
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這種千古一帝,才有資格封禪泰山,被萬民傳頌。
在唐朝時期,唐太宗沒有封禪泰山,反倒是唐高宗和唐玄宗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的地位,就急劇降低。
等到宋真宗趙恆封禪泰山之後,封禪泰山這件事,就只剩下勞民傷財,不會增長一絲威望,反倒會被人嘲笑。
皇帝蘇河氣憤的說道:“封禪泰山?可笑!
朕怎能與宋真宗,這種懦弱的皇帝為伍。
封禪泰山,朕不去,今後誰都不準再提。”
皇帝蘇河語氣嚴厲,讓官員們知道,皇帝蘇河真的生氣了。
官員們也回想宋真宗趙恆的操作,在這位皇帝封禪泰山之後。
封禪泰山大典地位一落千丈,很多皇帝都羞於他為伍。
大明沒有一位皇帝,前往泰山封禪,就可見宋真宗趙恆的影響。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他在位期間沒有太大功績。
流傳後世的功績,那就是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