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封禪泰山?可笑!(第2/5頁)
章節報錯
皇帝蘇河坐在龍椅上,他看著曲向陽和金銀花的爭吵。
曲向陽非常激動,空空的右臂都隨著身體抖動,袖子在空中來回飄動。
這兩人起爭端很正常,曲向陽在內閣負責工業相關事務。
他想要執行某個政策,必須要獲得工部支援。
偏偏工部尚書金銀花,他與李志升聯合起來,經常對曲向陽的政策提出反對意見。
他們兩人這是在爭奪,關於工業的話語權。
皇帝蘇河看到這種現象,他卻沒有進行阻攔。
內閣和六部都變成一言堂,這是很可怕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皇帝蘇河也要及時調整。
他沒有讓李志升成為首相,除了李志升本身能力不足外。
李志升在內閣經營太久,成為首相之後,很難再找一位官員壓制他。
他反倒是成為內閣大臣,可以反過來限制首相的權利。
皇帝蘇河看到這兩人爭吵了一會兒,誰都沒有說服另一方。
他沒有下場,而是看向首相魏時鳴。
皇帝蘇河一般不參與大臣的爭吵。
他如果偏向某一位大臣,得到的結果就會失真,政策執行中,很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
皇帝蘇河決定的事,直接讓百官執行,暫時無法決定的事,要認真聽從各方意見。
首相魏時鳴看到皇帝蘇河的示意,他出聲制止道:“本相聽著你們的討論,都有各自的道理。
工匠的待遇確實應該提高,技術也應該進行分類。
內閣之前對這些事情就進行過討論。
內閣儘快出臺提高工匠待遇的措施,同時把工業技術分類。
核心技術必須留在本土,限制類技術可以分為擴散到總督府和藩屬國兩類。”
魏時鳴說完之後,他看向皇帝蘇河詢問道:“陛下,臣這個做法可行嗎?”
皇帝蘇河聽著魏時鳴的建議,他的做法就是中和兩人的意見,選取最穩定的政策。
魏時鳴做事求穩,他不激進,這也是皇帝蘇河比較滿意的地方。
“魏愛卿的建議很不錯,內閣儘快形成政策,先試行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再推廣。”
曲向陽和金銀花聽到皇帝蘇河發話,他們停止爭吵。
按照之前的慣例,這些事情誰搞得好,皇帝就會採用誰的建議。
曲向陽和金銀花依然較著勁,準備以能力拼勝負。
大都督馮三秋上奏,關於海軍增加研究軍費的請求。
馮三秋說的模稜兩可,文官們卻沒有反對。
他們都知道,軍方有很多秘密專案,這些專案能拿到御前會議討論,必須要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