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第1/8頁)
章節報錯
不知不覺,這本書就一百萬字了。
2021年11月26日,晚上十點四十分,我上傳了《最後一個唐朝皇帝》的第一章,至今已有七個月,兩百多個日夜,如今最大的敵人朱溫束手來朝了,這也昭示著《最後一個唐朝皇帝》就要結束了,我感觸良多,百感交集,輕鬆、不捨、喜悅、感傷、太息、沉默。
一百萬的字數,兩百三十個日夜,一千六百份文件。
無論是哪一個,都讓小舞覺得不可思議,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網文這一行的純粹新人,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堅持日復一日,把這本歷史文堅持寫到一百萬字。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沒有大綱,沒有主線,只有一個模湖的方向。
也因此,我有太多不足。
流水的文筆,駁雜的情感,糟糕的人設,感人的邏輯,囉嗦的描述,混亂的記憶,出戏的旁白,春秋的史料,脆弱的心態,暴躁的脾氣,武斷的假設,呆板的劇情,太多太多了。
好在,重要的人物基本上都寫出來了,推演也還勉強還有那麼三分合理。
會不會有讀者覺得沒有看到結局所以念頭不痛快?我想不會的。
故事寫到這裡,已經很清晰了。
一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到我會如此成功。
走到今天,還有一百多個堅持訂閱的讀者,小舞還是覺得自己很成功的。
但是沒有哪一個作者的想法是寫一本爛書,我覺得我也該放下包袱繼續向前了,接下來的故事硬寫下去,大概可以在對決李克用的篇幅營造幾個爽點,勉強收穫幾千個訂閱。
但這個爽點其實也不是那麼爽,為了把爽感拉滿,我要用力寫好幾個配角,表現出各方之間的勾心鬥角,表現出文臣武將各自本有的時代風采,但是最近寫起來總有些疲倦。
我用不出這麼大的力氣繼續推演了,也沒有人可以戰勝狗皇帝了。
回想起來,這本書裡面,我覺得我寫得最好的,是在成都那一場兵變,以及宣武軍在毀滅過程中的眾生百態,朱溫,張氏,龐師古,葛從周,張存敬,就是我用力刻畫過的人物。
但是這樣的用力程度,在接下來的篇幅我已經不想再寫了。
在這個人吃人的黑暗時代,值得我費盡心思凋琢的時代弄潮兒也只有朱溫。
提到朱溫,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弒君惡賊,是姦淫兒媳的禽獸,是個殘暴不仁的屠夫,是這個時代最該死的暴君,是一個天生就包藏禍心的逆賊,但在小舞看來,朱溫是複雜的。
小舞無意洗白歷史上朱溫的所作所為,權且談談小舞認識的朱溫。
中和二年,唐朝流亡政府糾集數十萬大軍發動兩京會戰,分別以長安和洛陽為終點,靜難、朔方、隴右、長武、涇原、鄜坊、山南、夏綏、河中等關西各鎮野戰軍開赴渭水,鄂嶽、湖南、荊南、江西、山東、忠武、河中等鎮軍隊進攻中原,為了保衛新生的齊政權,朱溫臨危受命前往河南坐鎮大局,隨後又空降咸陽對抗數鎮聯軍,最後前往同州抵擋王重榮。
《仙木奇緣》
這時候的朱溫,有著大無畏的勇氣,同州之戰我簡略描述過,在那個危急關頭,很多人連拿起刀去跟王重榮碰一碰的勇氣都沒有,但是朱溫去了,孤軍死守半年,十次求援黃巢。
這個時候的朱溫,是勇敢且無畏的。
當王鐸進攻長安的時候,朱溫知道大勢已去,於是開城投降。
向圍困同州數月的官軍投降,當時蒲津戰場的指揮官是宦官楊復光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楊復光在鄧州就擊敗過朱溫,早就放話要殺了朱溫,朱溫也非常清楚,但他還是降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楊復光堅持要殺,最後是王重榮力保下來的。
這個時候的朱溫,我想他已經抱定了死志,就沒打算活著,只求保住全城將士和家人,這也是本書為什麼要寫朱溫單騎赴洛陽的劇情,因為小舞覺得此時的他有這個勇氣和大義。
當僖宗下詔赦免朱溫之後,朱溫也用自己的行動回饋了僖宗的恩情。
陳州之圍,在各路兵馬畏懼黃巢餘威不敢率先進軍之際,朱溫帶著他那少得可憐的兵馬孤軍冒進,跟黃巢部眾大小血戰四十多次,最後殺退黃巢保住了陳州全城百姓一條活路,以至於陳州百姓簞食壺漿來迎接他,和其他軍閥不同的是,朱溫沒有在陳州劫掠養軍。
打跑黃巢之後就要帶兵走人,以至於陳州百姓非要給他立生祠。
朱溫上任汴州的時候,汴州萬人空巷,家家扶老攜幼出門歡迎朱大帥上任。
蔡賊作亂的時候,秦宗權打得中原藩鎮沒有一個節度使敢吭聲,僖宗下詔討伐,各路兵馬也是有心無力,朱溫再次臨危受命,帶著他那少得可憐的兵馬,豁出命來跟秦宗權幹。
許昌守不住就退守管城,管城守不住就退守中牟,中牟守不住就退守汴州。
孫儒在洛陽吃人的時候,各路藩鎮畏懼孫儒兇名,朱溫也怕得要死,但還是帶著士兵出城準備孫儒野戰,因為他知道,他退無可退,他的身後是汴州百姓,是幾十萬條人命。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僖宗給予了朱溫尊嚴和信任,朱溫也忠心回報。
在這個拿著碾子碎屍吃人的時代,只有這個殘暴的朱溫把老百姓當人。
在這個四方藩鎮高喊萬歲實際上卻毫無行動的時代,只有逆賊朱溫年年供奉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