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夜,瓢潑暴雨。

唐汴雙方雖然達成了交割人質的協議,但劉崇望還有他的計劃。

敬翔離開軍營之後,李忠國等人奉命率軍出營。

這兩萬四千多汴兵俘虜,劉崇望不打算放他們活著回去。

朱溫此次起兵,總計出動了十五萬兵馬。

在進攻其他據點的時候,朱溫幾乎是兵不血刃,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

但在洛陽一役,官軍憑藉頑強的抵抗意志和堅固的城牆,加上劉崇望的支援,在付出了近七萬人的傷亡代價後,使朱溫至少損失了三萬勁旅,跟李曄調集的各路駁雜兵馬不同。

這些都是朱溫的老營,屬於不可挽救的頑固黨羽。

回頭要是再幹掉他們這三萬人,那麼朱溫的精銳就只剩下六萬了。

這對下一步的行動很重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曄的地盤大,持續輸血能力很強,但朱溫在短時間內,雖然能徵到多少兵,但根本不可能訓練出像宋毫老營那麼能打的精銳。

到時候面對四面八方的圍攻,朱溫想守住中原就沒那麼容易了!

南面的楊行密,北面的李克用,東面的朱氏兄弟,朱溫不得派兵去守?

朱溫的兵力越分散,朝廷就越容易逐一攻破。

從這一節來看,劉崇望決定把洛陽讓給他們也是合情合理的。

……

“吱呀……”

隨著一陣刺耳的摩擦聲,定鼎門緩緩開啟了。

汴軍在城門外分成兩列,刀槍出鞘,嚴陣以待,虎視眈眈地看著出城的官軍,楊成本部的各路官兵,一個個雖然狼狽不堪,卻都還以回以挑釁的眼神,一副你奈我何的架勢。

堅守內城的五萬六千多名官兵,加上七千多號輕重傷員,在楊成和崔胤等人的排程下,帶著剩餘的火藥、箭失、火油等物資,不緊不慢的出城,在出城之前,崔胤下令把帶不走的軍事物資全都燒了,反正不能留給朱溫,至於剩下的糧食酒肉鹽絹,都留給了洛陽百姓。

汴軍圍城,洛陽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監軍顧弘文也沒什麼意見,只要跟劉崇望會師,也就不缺糧了。

足足一個多時辰,洛陽守軍才全部出了洛陽。

定鼎門外,劉崇望很講信用地先交還了五千汴兵俘虜。

和楊成會師後,大軍繼續往西前進。

與此同時,敬翔和朱友恭也帶著五千牙兵緊跟著劉崇望的隊伍。

這五千牙兵由朱溫義子朱友恭率領,掌書記敬翔隨同,好方便同劉崇望交涉。

定鼎門距離劉崇望的東大營有二十里路,劉崇望選擇的撤退路線自然是定鼎門、洛龍、喬莊、橫水、魏帝陵一線,因為李忠國和李文博等人提前已經奉他的命令在這條線上埋伏。

監軍顧弘文親自斷後,帶著三百多名親兵留在定鼎門監視汴軍的動靜。

他故意讓朱溫的人看見,就是想告訴朱溫別耍花樣。

至於朱溫會不會趁機來攻,顧弘文並不擔心。

“你若敢傷我一分,大家必定屠你滿門。”

“你若敢損我一毫,大家必教你宣武六鎮家家披麻戴孝!”

就算被抓了,那又怎麼樣?只要能為大家保住這六萬將士,顧弘文死而無憾。

……

朱溫自然不會再派兵去跟劉崇望,他很自信。

朱友恭統率的這五千養精蓄銳的鐵浮屠右控鶴都牙兵,都是跟了朱溫十幾年的老兵,其中一大半朱溫都能直接叫出名字,還有不少是跟朱溫從同州那座人間煉獄裡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