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千牙兵加上兩萬多被官軍俘虜的精銳,秦宗權看到都得發憷。

自信是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將士安危考慮,朱溫也相信若是再派兵跟著,以劉崇望的精明是絕對能發現的,到時候劉崇望翻臉殺了俘虜,那時候可就什麼都白費了。

離開定鼎門之後,劉崇望命令部隊加快行軍速度。

後頭的朱友恭和敬翔一看,也立即下令加速。

瓢潑大雨下,雙方在雨夜裡摸黑前進,約莫大半個時辰後,劉崇望抵達洛龍廟一帶,敬翔催馬上來面見劉崇望,說官軍出城已經差不多有十里地了,該交割第二波俘虜了。

劉崇望帶著斗笠,沉吟道:“敬大夫,有十里了嗎?”

“這麼大的雨,黑燈瞎火的,本相怎麼知道真的有十里了?”

“敬大夫不要急,再往前走一段本公就放人。”

劉崇望說罷,又裝模做樣叫幕府書記何芳鶯去測距,敬翔連忙道:“此地已是洛龍廟,相國的後軍才過了龍王界碑,貴軍確實已經出城十里了,相國莫要讓在下難做啊!”

敬翔自然想越快交接越好,這不光是朱友謙一干將官的安全問題,更是三萬二千將士的安全問題,如果往西走得過遠,敬翔懷疑官軍會帶人來截殺,這麼一來他們就危險了。

所以朱溫的底線就是隻能往西走三十里,那裡離劉崇望的南大營還有十里地,就算劉崇望提早去通知南大營了,一來一回之間至少也要一個時辰,官軍不可能那麼快就到。

只要南大營和西大營不來,北大營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聽到敬翔的話,劉崇望故作惱怒道:“洛龍神廟是洛陽南郊祭天之地,離定鼎門不過六里,敬大夫以為本公不知?怎生在朱溫那裡就變成十里了?難不成他還打著別的算盤?”

敬翔連連搖頭道:“相國多心了,多心了!”

“我家大帥向來信守承諾,又怎麼另有算盤?洛龍神廟離洛陽約十里地,這是公認的嘛!”

劉崇望哪裡肯聽他解釋,擺手道:“那是漢制十里,跟本朝不同。”

“你這十里地有問題,我已經讓書記官去測距了。”

反正這時候又沒有導航,洛龍廟離洛陽的精確距離到底是多少,誰都拿不出準話,劉崇望當然要拖了,劉崇望不但要拖,他還故作疑心的沉吟了一會兒,然後跟李巨川吩咐道。

“你再帶些馬兵去前頭看看,別讓朱溫在路上設下了埋伏。”

李巨川心領神會,立即答應道:“下官遵命!”

說罷,立即帶幾十精騎飛奔而去。

李巨川離去去,劉崇望又對韓偓吩咐道:“你也去後軍瞧瞧,看看顧掌刑一行回來了沒有。”

顧弘文深受昏君寵愛,劉崇望臨行之前,昏君還專門跟他交代了。

雖然南衙北司一向不對付,但就憑顧弘文在洛陽親自登城指揮將士反擊作戰,乃至身中流失發燒險些一命嗚呼的事蹟,劉崇望也要保住顧弘文的命,何況還有李曄的委託。

至於李巨川,他當然不是去找什麼朱溫伏兵的,而是去找官軍的伏兵,看看奉劉崇望之命在沿途設伏的李忠國等將領是不是已經就位了,如果劉崇望一開始就派人到處找,難免會引起敬翔懷疑。所以他就乾脆先等敬翔上來要人,然後借題發揮大模大樣派人去找李忠國。

敬翔只道劉崇望謹慎,還不肯相信朱溫。

本著劉崇望的君子風度,敬翔只好強自賠笑道:“哎,相國真的多慮了!好好好,也罷,既然相國不相信我家大帥,那相國就儘管派人去看,看看前面能不能找到我軍伏兵。”

劉崇望呵呵一笑,拍拍敬翔肩膀道:“敬大夫,事關數萬將士性命,本公當然要小心再三,還請敬大夫莫要見怪,敬大夫放心,若是再走一段,朱溫信守承諾,本公自然會放人。”

敬翔無奈,只得回到自己軍中,跟朱友恭商議此事。

雙方繼續前進,在瓢潑大雨下摸黑前進。

且說李巨川帶著幾十騎一路冒雨狂奔,直奔喬莊、橫水集、魏帝陵一帶。

終於,李巨川在橫水村找到了李忠國。

全村百姓已經被神策軍轉移,村子裡狗叫聲都聽不到。

對接暗號之後,黑暗中鑽出來百十個斗笠人,把李巨川一行團團包圍,李巨川急忙掏出令牌和身份文牒,翻身下馬交與面前的天威軍士兵,軍官看了連忙跑去通報李忠國。

李忠國和李文博等將領很快親自帶人出來了,李巨川也不客套,碰面之後立即說道:“各位將軍,相國命我來傳令,讓你部做好準備,朱溫的五千牙兵很快就要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