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朱溫匹夫 狡詐類狐(第1/4頁)
章節報錯
定鼎門十五里外,劉崇望中軍大營。
行營文武百官齊聚在此,五省十六道兵馬都統劉崇望高坐上首。
帶刀武士環繞大營,執戟郎將護衛左右。
敬翔昂首闊步,在裴進的帶領下大大方方走進大營。
進得大營,敬翔衝劉崇望施禮道:“賀君得高遷,相國可還記得在下?”
劉崇望朗聲笑道:“敬大夫,河中一別,轉眼已有七年了啊。”
光啟元年,王重榮夥同李克用犯闕。
僖宗詔令各鎮發兵勤王,朱溫畏懼李克用兵勢不敢出兵入關,但王重榮是他認的舅父,於是朱溫便派敬翔出使河中,請時為河中掌室內書記的李巨川修書勸說王重榮退兵。
不久,朱玫造反,之後,李昌符造反。
時為諫議大夫的劉崇望臨危受命,奉僖宗委託孤身出使河中勸說王重榮歸順,王重榮怨恨田令孜至於切齒,言明朝廷不殺田令孜,河中決不歸順朝廷,最後在劉崇望的斡旋下。
王重榮被說得痛哭流涕,哭著說我錯了。
我願意報效朝廷,還摒棄前嫌承諾贊助朝廷鉅額錢糧。
那一年,劉崇望剛從藩鎮的節度判官任上調回朝廷擔任諫議大夫。
那一年,李巨川還是王重榮的掌書記。
那一年,敬翔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汴州小使者。
但命運就是這麼神奇,真的很神奇。
七年前,三人在河中碰面相識。
七年後,三人在洛陽再見。
同樣是那三人,不同的是換了人間!
當初都是唐臣,如今互為仇人。
李巨川當上了兵部侍郎,給當上宰相的劉崇望打下手。
而那個默默無名的敬使君,如今也已經是宣武六鎮的一號人物。
這也是朱溫選擇讓敬翔來談判的原因,舊人好說話。
也確實如朱溫所料,敬翔的確受到了禮遇。
落座之後,敬翔正色道:“劉公高遷,敬某再次恭喜了,今日下官前來,是想請相國歸還我軍三十四位將軍和兩萬七千名被相國俘虜的將士以及被天子逮捕下獄的李振李判官。”
“念在當年情分,相國能否酌情開恩與下官議個合理的方桉,好方便下官回去交差?”
這一番話還是說的很漂亮的,劉崇望笑道:“我有一言,請子振敬聽。”
敬翔拱手道:“願聞其詳,請希徙公賜教。”
劉崇望敲著桌子說道:“人倫之大,莫大於父子,尊卑之殊,莫殊於君臣。”
“為人臣須知盡忠大小先後,是皇帝大,還是朱溫大,是皇帝先,還是朱溫先,我相信子振心裡有數,我可以告訴你,當今天子絕非苟且妥協之君,寧為高貴死,不為常道生。”
“我臨行前向陛下辭行,嘗告帝曰,二位世子被俘,臣將何以待之?”
“帝曰,值此國難之際,百官皆願死難殉節,十萬將士同心死義鏖戰關東,人人能死,況乎二世子?荊楚大亂,朕雪夜奔襲長沙,朕尚且不惜一身之命,何況三宮六府妃嬪兄弟?”
“戰則戰,自不當廢。”
“朕不會拿兩個士兵去換一群將軍。”
“我且問子振,你認為朱溫造反能不能推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