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渭南,李曄去了華陰,路過華山腳下,看見一座墓群,規模壯大,詢問得知,是韓建全家,李曄默然無語,及至華陰縣,華陰文武官吏迎駕,華山縣主韓知玄出迎。

對於李曄,韓知玄心中充滿了仇恨,每當想起馬嵬驛那一幕幕,對狗皇帝的痛恨至於切齒,但當李曄出現在面前的時候,韓知玄卻很合時宜的歌功頌德,即使要報仇,現在也不是時候。

離開華陰後,李曄一路向西,進入神策軍京北京西行營轄區,聖駕到來,旌旗蔽天,各路禁軍歡聲雷動,高呼萬歲,各都兵馬使、什將、判官、書記、司馬、監軍使、參軍大使等文武迎駕。

在中外群臣的陪同下,李曄視察了耀德、長武、捧日、宣威、扈蹕、天威、登封、神武、涇川等二十九都禁軍,宣見了都知兵馬使、監軍使、司馬、參軍使一級的文官武將,發表了以維護大唐統一為核心的重要講話,下令賞賜京西行營與京北行營的神策軍諸都將士。

諸軍士氣高漲,人心大定。

之後,李曄一路向北,巡幸靜難軍。

得知天子駕幸轄區,王行瑜大驚,連問該怎麼辦。

幕僚答道:“出城迎駕,約束三軍將士!”

王行瑜稱善,但拒絕穿甲戴胄,轉身小跑鑽進臥室,取出珍藏的御賜紫色,在懂行文官的幫助下穿好紫衣,戴上對翼官帽,踏上布靴,左佩印信,右備香囊,然後端坐在銅鏡前,特意讓懂行幕僚幫他梳髮修眉刮鬍,接著妻子文氏幫他化了淡妝,塗畫了些昂貴的胭脂水粉。

自從得了宰相頭銜,王大帥也講究起來了。

“好,好看!”

對著鏡子看了幾遍,王行瑜很滿意。

打扮結束後,王行瑜跟幕僚們詢問了很多事,比如迎駕流程,覲見皇帝的注意事項,正式的君臣大禮怎麼來,手怎麼放,眼睛往哪裡看,問完了還不放心,又跟幕僚們排練了兩次。

對於此次接駕,王相公是非常重視的。

不但對自己要求嚴格,還特意把牙兵牙將都叫來,事無鉅細的叮囑了一遍,比如望見聖駕的時候,將士們要收刀站好,不要東張西望,看見聖人車駕的時候,將士們要高呼萬歲。

再比如街道要提前打掃乾淨,乞丐街溜子要提前趕走,這樣才能體現出靜難軍治下的良好風貌,不能讓聖人和朝廷覺得靜難軍不行,各處制高點也得派兵把守,嚴防有人襲駕,總之一句話,這種關頭不能出一點紕漏,誰要是給本公找不痛快,本公就送他去見朱玫。

“都聽清楚了嗎?”

“回大帥,聽清楚了!”

“畜牲,說了多少回,衙內稱相公!”

王行瑜暴怒,一拳把這牙將打倒在地。

“回相公,記住了!”

定初二年初冬,靜難軍宣佈戒嚴,牙兵蜂擁而出,密密麻麻的官健到處都是,差吏拿著鞭子在乾乾淨淨的街上站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靜難軍節度使、邠寧慶等州處置觀察大使、知節度事、營田使、慶州防禦使、邠州刺史王行瑜,親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大唐皇帝。

關內,黃昏。

數百騎甲兵飛馳而過,揚起漫天黃沙。

落日殘陽,黃沙之中,遠處隱隱可見大隊人馬。

及近,車馬蕭蕭,錦衣瑟瑟。

黃沙之中,龍旗蔽日,官牌林立,鐵騎拱衛之中,隱約可見數十輛車,其中一輛華蓋黑大車,十匹批紅蓋黃的白馬共拉,健壯的御馬官高立車上,雙手操韁繩,珠簾後有人影。

高大,威嚴。

坐如山嶽巋然,站似通天長虹。

言出風起雲湧,動則神靈隨行。

這四句話,正是六位宰輔對當今天子的描述。

王權樂一驚,萬死不想聖人真的親臨靜難,頓時熱血上湧,腦子嗡嗡作響,不等馬停,腿上發力一躍而起,幾個鷂子翻身奔出丈許,輕輕落於隊前,深吸一口氣,利落下跪參上。

“啟稟尊者,王權樂奉父帥之命,先行在此迎駕!”

王權樂,行瑜長子。

三里外,王行瑜下令,全軍下馬步行,他自己也下了馬。

朱淮深不解道:“聖駕還沒到,咱這麼早下馬作甚?”

王行瑜鐵青著臉,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