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子規聲裡雨如煙(第1/5頁)
章節報錯
整編結束後,朝廷直轄的武裝力量如下。
左神策行營三萬,右神策行營三萬,紫微天樞、天權、天璣、天璇、玉衡、搖光、開陽七營三萬五千,御馬監虎豹、陷陣、大正、武原四營兩萬,鳳翔護國、承天二營一萬,隴右軍一萬,天威軍八千,山南西道興元、橫山、威風三營一萬五,算上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威衛、左右武衛的一萬八千兵,隸屬唐廷中央的軍隊達到了十八萬人。
南衙諸衛名義上是府兵,實際以僱傭兵為主,是唐廷流亡成都時期招募的,不過隨著朝廷政策變革,南衙諸衛將恢復本來的兵役職能,同時承擔京師治安維穩,事實上金吾衛也一直在履行這樣的職責,京城每有暴力事件發生,當事人除了去京兆尹報案,還會派人去金吾衛府報警,每有朝廷大員出行,金吾衛還承擔保衛工作,職能等同武裝警察部隊。
話說回來,十八萬人真不少。
不算常額衣資錢絹賞賜,僅日常吃喝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要不是神策軍有轄區,要不是收回了山南和劍南二道,朝廷根本養不起這麼兵馬,歷史上昭宗也就只擴張到了十萬人。
節度使之所以手握地方軍政司馬賦稅一切大權,原因就在於中唐以後朝廷無力養兵,只能讓節度使自行解決,管你是搶是借還是怎麼,別找朝廷要錢就行,盧從史擅自出師成德,唐廷命他滾回防區,盧師從辯解的藉口是:“將士飢餓,臣沒有辦法,只能去成德徵糧。”
口上說是徵糧借糧,實際上當然是搶了就跑。
秦宗權跟王緒動手的起因是,秦宗權向王緒借糧。
王緒說:“大哥,我也沒餘糧啊,您別處看看?”
秦宗權大怒,認為王緒為難自己,於是發兵攻打光州,僖宗令他撤軍,他的辯解理由是:“將士飢餓難耐,臣沒有辦法啊,再不想個法子,恐怕兒郎們又要吃人了,陛下您看?”
朝廷無奈,只能默許。
中唐以後鄰居節度使互相偷割甚至明搶對方麥子的事都有,搞得雙方最後不得不派牙兵守田,河北藩鎮也大都也是搞生產的行家,盧龍節度使張弘靖、幽州節度使張仲武、范陽節度使張允中、魏博節度使何進滔這幾個更是種田小能手,芒種時節會帶著牙兵下田收水栽秧播種,收成時節華北平原上就能看到數以萬計的武夫光著膀子在田裡收麥谷。
每有監察御史過境,都會忍俊不禁的記載兩句。
“每春則勸農,每夏則行縣,以較其下之稼檣。”
“荒蕪不精,當眾怒撻。”
“五穀豐登,仰天大笑。”
誰的兵種田種得不行,是會當眾挨鞭子的。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節度使,抱劍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官田輸供盡,拾此充飢腸,日夜恐兵變。
苦啊,眾生皆苦。
所以朝廷在收回鳳翔山南兩鎮節度使的行政度支財賦之權的同時,也要承擔兩鎮將士的日常吃喝及軍械等消耗及發放常額衣資的義務,不能再鬧出連開拔餉銀都不肯出的事。
當初涇原兵變為什麼?
河北大亂後,德宗調兵遣將平叛,涇原五千將士抵達長安待命,想到即將出關與逆賊搏命,涇原將士覺得到長安後能得到朝廷的優厚賞賜,結果等到離開長安都一無所得,德宗雖然命令京兆尹王翃犒軍,結果這傢伙只給涇原將士吃了一頓粗茶淡飯,士兵們十分憤怒。
有人說道:“我們離開父母妻兒,要出關去跟國賊拼命,但是卻吃不飽穿不暖,朝廷連一件禦寒衣服都不肯發,恐怕不等死在逆賊手裡,我們就得凍死餓死在路上了,瓊林大盈兩座倉庫堆積寶貨無數,朝廷對我們如此刻薄,我們為什麼還要出關?乾脆搶了他孃的!”
還有人怒罵神策軍道:“人給五十千而不識戰陣,彼何人也!常額衣資不足而前蹈白刃,此何人也!驢草的北衙兵,你們怎麼不出關為國殺賊,滾出來答話,不要縮在殼裡!”
神策軍被罵得不敢還嘴,躲在大營裡裝死。
怒吼聲震動長安,滿朝文武心膽俱裂,行進到滻水的時候,涇原將士直接擊鼓吶喊要求回軍了,節度使姚令言安慰道:“兒郎們,到了東都洛陽就會有厚賞,你們不要魯莽行事。”
將士不聽,把節度使姚令言亂棍打出軍營,姚令言急忙上奏,德宗嚇得半死,急忙命令賞賜布帛二十車,又讓普王與學士姜公輔前往安撫,二人剛走出宮門,叛軍已衝入長安,陳兵與丹鳳樓下了,振刀高呼要狗皇帝和宰相們滾出來答話,德宗君臣匆匆逃出大明宮。
由此可見,朝廷沒錢就不要想著削藩,與其自己頭疼,不如給大權給節度使,讓將士們去找節度使的麻煩,後來也確實這樣做了,每到權力交接的時候,朝廷並不干涉,只讓監軍使持節聽事,任憑一鎮將領殺到天昏地暗也不管,誰得到將士支援就奏報誰為節度使。
當然,說到這就得講講唐廷為什麼沒錢了。
安史之亂平定後,由於田承嗣等人多次復叛,唐廷又打了不少惡仗,國庫資金已捉襟見肘,再鑑於嚴重的邊防危機,唐廷在短時間內已無力對安史舊部發動毀滅性的打擊。
為防遏河朔安史舊部與幽燕一帶的強悍邊軍,保護西輸漕運和江淮財源,唐廷不得不在中原地區囤積重兵,昭義、義武、河東、太平、忠武、永平、滑汴、易定、滄德等藩鎮相繼建立,大量中原防遏型藩鎮的成立,在減緩唐廷關東軍事壓力的同時也減少了唐廷的直屬收入。
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緣邊空屯十萬卒,飽食溫衣閒過日,吐蕃人殺得唐朝皇帝狼狽亡命,唐廷首都面臨嚴重的邊防危機,集結在關中地區的兵馬超過二十萬人,還有關東各鎮發來長安保衛皇帝的防秋兵,這筆開銷在肅代時期就已是難以承受的鉅款。
注意,這還不算神策軍。
元和以後,神策軍一度擴張到了十五萬,待遇遠高藩軍,德宗為了養活這群大爺可謂是絞盡腦汁,不知有多少人被他搞得傾家蕩產,後來乾脆讓代掌軍隊的宦官繞過中樞去搞錢,於是宦官對神策軍的影響也就急劇增加了,畢竟誰給咱們飯吃,咱們就給誰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