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四下無言,李巨川總結陳詞道:“所以,章立真為了他的全家人,是有可能歸順朝廷的,章立善一介豎子,平日只要王建不發話,就唯兄長章立真是從,所以只要章立真反正,章立善就好說了,只是目前還不知道二人身在何處,是否掌兵,掌兵多少。”

劉崇龜和劉崇望知道章氏兄弟的情況,但都沒想到李巨川對兩川將領如此熟悉,不過轉念一想也就知道了,李巨川在興元為楊守亮效力,而楊守亮又非常忌憚王建,之前多次想把王建騙到興元殺掉,李巨川等幕僚當然會參與其中獻策,查證瞭解王建的情況。

劉崇望很高興,點頭示意繼續說,在座都是精英官僚,聽李巨川逐一分析王建手下幾位大將,就知道這跟他接下來要提出的對策有關了,於是認真聽,連張浚都不說話。

李巨川不甚在意眾人的態度變化,按照他的思路繼續分解。

喝了一口茶後,李巨川不緊不慢道:“八遊兒中,除章氏兄弟和被我師捉生的華洪以及不可能歸順朝廷的李簡,還剩杜思江、李萬曹、葉顯、吳玉昌,劉司馬之前也說了,杜思江性情殘暴歹毒,稍有不順就打殺軍士,又視色如命,好強佔人妻,因此不得王建喜歡。”…

“如此性情,他所部將士自然也不會喜歡他,西川文武定然深恨之,加之王建惡之,所以下官認為可以對杜思江使用美人計,同時效仿周瑜誘使曹操誅蔡瑁張允故事,使用反間計離間王建和杜思江的上下關係,把王建對他的不滿放大,讓王建猜忌懷疑他。”

“美人在陰,反間在陽,有了性命之危,杜思江自然會想辦法保命,不投降朝廷他就只能在王建手下惶惶不可終日,到時候我們再散出美女是朝廷細作的風聲,王建就難容他了,即使考慮到大敵當前容忍暫時,恐怕也會調查美女身世,我們再證明是美女是官軍所送,杜思江就沒有活命的機會了,大敵當前,王建寧可錯殺也不會留著隱患。”

“只是美人計過於卑鄙,恐有辱朝廷威嚴。”

隴州防禦使鄭延昌搖頭道:“兵法有云,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先,事之以土地,增其勢,如六國事秦,策之最下者,事以幣帛,增其富,策之下者,惟事以美人,佚其志,弱其體,增其下之怨,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投其所好,乃可巧力勝之。”

蜀王點頭附和道:“太公兵法亦有云,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聲以惑之,褒垧、張儀、陳平、王允、隋文帝都用過美人計,但少有人說他們卑鄙無恥,成事無分手段。”

劉崇望點點頭,但沒有當場答應。

見狀,李巨川繼續分析道:“至於李萬曹、葉顯、吳玉昌,聽劉司馬說,李萬曹目前不知所蹤,葉顯年少參加進士試不舉,以走私鹽為業,吳玉昌有俠風,古道熱腸,常鋤強扶弱,那麼此可用高官厚祿收買葉顯,可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遣秘使與吳玉昌曉以大義利害。”

“但的家眷應該都在王建手裡,如果家眷不在王建手裡了,或者意外的死了,葉顯和吳玉昌就不見得會繼續跟著王建一條路走到黑了,所以此二人可以先遣使去了解情況。”

聽到這裡,劉崇望問道:“那麼李書記的意思是?”

李巨川說道:“夫戰者,知己彼則戰不殆,要確定取川之策,不但得明確西川文武的情況,還得清楚王建會如何使用部將,八遊兒最受信任,東西二川各重鎮與成都府緊要,那麼這些地方一定有八遊兒坐鎮,必然不是陳敬瑄舊部,所以山行章等人一定正在東川。”

蜀王李保說道:“半月多以前,本王查得駐守簡州的是杜思江部,防守鹿頭關和漢州的是李萬曹部,之後李簡、華洪、王宗侃等人相繼入東川,但本王發出去的細作並未查到杜思江部、李萬曹部調動的訊息,王宗滌與山行章等人也沒有訊息。”

李巨川道:“殿下的意思是,你們在成都方面有內應?”

聽聞此言,蜀王府的幕僚連忙悄悄扯李保的袖子,示意其不要說,萬一走漏了訊息,是會害了細作的性命啊,李保想了想,覺得說了也無妨,就道:“沒錯,是可靠之人。”…

“這隻能說明,殿下的內應要麼被查出來殺了,要麼就隨他們調走了,而調動走前內應沒有機會傳出訊息來,或者是情勢緊張,內應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一直沒有訊息。”

李保有些不滿道:“李書記如此肯定?”

李巨川不好答話了,劉崇望見狀,平靜的口吻解釋道:“蜀道自古兩條,一從興元至利州而入,伐劍門、下梓潼、趨巴西、逼漢州,進而直搗成都,曰北道,也稱陸道山道。二是溯忠州兩江,過夔門、越廣漢,直赴資陽、內江等地,曰西道或水道。”

“朝廷四面行營來討,王建不但要面對北面我軍,還得應付西面崔相公,所以肯定會遣精兵悍將把守兩道,陸道有他梓州,所以只剩西道無人主持,除去在梓州的李簡、華洪、王宗侃等人,不算山行章等陳敬瑄舊部,王建手下能獨當一面且絕對忠誠可靠的猛將,只有八遊兒當中的良才,所以王建在派八遊兒守成都的前提下,還會派八遊兒守西道。”

“但話又說回來了,西道是入蜀門戶不假,但蜀南沒有任何一座雄關要隘,且王建入主成都才一年時間,對蜀南的掌控力不見得有多強,山東軍隊要從西道入蜀是易如反掌,把八遊兒放在西道沿途,就是讓這些人白白送死,王建應當不會捨得。”

“所以,不但山行章等人在梓州,八遊兒多半也在,甚至山行章、句惟立、張頊、楊晟、薛從壽等人都不在梓州,而是被王建拿去南面或成都附近了,畢竟只要王建不敗,這些人就不敢亂來,都留在梓州反倒讓王建不安,若是我師猛攻,難保這些人不會反水。”

“歸根結底,李書記是想確定王建的心腹重將都在哪裡。”

眾文武聽後,無不微微點頭。

李巨川欣喜一笑,拱手道:“下官就是這個意思,如今我師兵臨梓州,劍門關在我軍手裡,王建只能先守梓州,所以他一定會把最可靠最能打的將領都調來梓州,那麼杜思江和李萬曹在梓州,除去李簡和華洪及遂州的葉顯,吳玉昌和章氏兄弟就必在成都。”

“吳玉昌是鹽鐵判事,多半留守成都,那麼重要的綿竹關和鹿頭關就必是章立真或章立善把守,章氏兄弟的家眷都在京城,王建不可能不對二人有所提防,讓章立真留守成都的話,恐怕王建就要睡不著覺了,所以會派他們去距成都更遠的綿竹關和鹿頭關。”

“當然,為了幫助吳玉昌、周庠、杜光庭、王先成等人留守成都,王建肯定會讓親兒子和信任的義子同留成都,王宗侃和王宗阮等都在梓州,那麼這個人選就是王宗佶了。”

王宗佶在王建還是忠武軍士兵時就被收為了養子,是王建最早收的義子。

李巨川說完,劉崇龜問道:“李書記如此篤定?”

“如果相公不從綿竹方向進入成都,王建應當如此佈置。”

劉崇望當然不會選擇從綿竹方向進入成都,畢竟李曄給他的總要求是,務必徹底消滅割據意圖蜀中分裂大唐疆土的王建勢力,剪除兩川死硬分子,不必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從形式上與行動上,對東西二川形成絕對震懾。

討論完這件事後,劉崇望連夜起草告書,隨即遣使帶書各地。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