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萬鍾於我何加焉(第2/2頁)
章節報錯
廣明元年十二月,黃巢攻陷長安,上幸蜀中。
次年,忠武監軍使楊復光率八千兵馬討黃巢,並將部隊分為八都,這八位牙將分別是鹿晏弘、晉暉、王建、韓建、張造、李師泰、龐從,越明年,楊復光大破朱溫,克鄧州。
中和三年六月,楊復光去世,忠武八都奉楊復光遺言入川迎駕,明年三月,鹿晏弘至興元,逐山南西道節度使牛勗,自稱留後,忠武八都繼續前進,並在廣元接到僖宗。
光啟元年,僖宗返駕長安,命王建統率神策軍,擔任宮中警衛。
年底,李克用等人犯闕,僖宗出逃,王建率禁軍扈駕,並負責保護傳國玉璽,途中亂軍燒燬了前去的棧道,王建一手背住僖宗,一手拉著御馬,帶著皇帝逃出生天。
後來三鎮犯闕,殺宰相併謀廢昭宗,李克用在河東宣佈勤王,並親自帶兵赴長安救駕,王建也命簡州刺史王宗瑤帶兵救駕,王宗瑤路經梓州,見節度使顧彥暉不遵法度,便傳信告知王建,王建即密表朝廷告密,請求處置顧彥暉,另派大臣鎮守東川。
由此可見,王建和吳少誠很像,早年是忠於朝廷的,但是不久之後,他們的忠心就受到了考驗,建中三年,李希烈步梁崇義後塵,舉兵叛變割據,吳少誠甘心為其所用。
在中原藩鎮的聯合打擊下,李希烈兵敗身死,吳少誠等人公推兵馬使陳仙奇為留後,朝廷任命陳仙奇為淮西節度使,陳仙奇性忠果,對朝廷很忠心,很快被吳少誠所殺。
在眾人擁戴下,吳少誠自立留後,淮西自此進入三吳時代。
話說回來,雖然李曄君臣視王建如憲宗君臣視吳少誠,但王建的能力的確是一流的,留心政事,容納直言,好施樂士,謙恭簡素,用人各盡其才,體恤士卒,公正無私。
要說王建的野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抵是來與陳敬瑄開戰之後,幾千兵馬就能橫掃西川,打得陳敬瑄哭爹喊娘,陳敬瑄無可奈何,只得接受田令孜調停,開啟城門投降,王建隨即將其流放雅州,又囚禁假父田令孜,王建從此得意洋洋,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冬月初八,王建終於回到了梓州。
王建早已料到皇帝即使同意他為西川節度使,也不會同意他兼領三川,所以提前在內應張虔俊的帶路下奪取了梓州,驅逐蔡叔向等東川官員,之後起兵助朝廷討吳自在,想以此立功求得東川節度使,誰知道李曄根本不上路子,直接翻臉下制,徵調三十萬大軍入川。
四面行營都統總兵力肯定沒有三十萬,這是朝廷對外號稱的數目,目的自然是作恫嚇,這個時代沒有衛星,王建又不能去問劉崇望,哪裡能知道朝廷到底出動了多少兵馬。
一聽到三十萬這個數字,王建便覺得惱怒異常,一面下令封鎖訊息,一面派人查證虛實,一面破口大罵李曄不如他那短命哥哥厚道,最後下令加緊擇地修建關隘柵寨。
部署完軍事後,王建下令逮捕外戚何氏的三代親戚族人,淑妃何芳鶯是梓州三臺人,雖然何家已隨著何芳鶯的受寵而雞犬升天,但還是有不少遠方親戚留在了梓州。
“哼哼,看長安天子怎麼辦!”
淑妃哇的一聲哭出來,小皇帝還不立馬心軟?
周庠聽到這話,直皺眉道:“何芳鶯產下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了皇長子,又受封淑貴妃執掌後宮,將來很有可能被冊封為皇后,主公如此對待國母的親族,豈不是自予天下人指責的口實嗎?”
王建隆眉廣額,虎眼一瞟,不滿道:“朝廷制書你也看了,那分明是不死不休的口吻,叫我如何容忍昏君佞臣的侮辱,到時候你我諸位性命都難保了,在乎名聲又有什麼用?”
周庠登時無語,杜光庭也勸道:“不到萬不得已,主公不要傷害她們,留著這些人質,劉崇望難免投鼠忌器,如果日後打敗朝廷大軍,主公也好拿這些後族從中與皇帝斡旋。”
“我知道,諸位不用擔心。”
王建點點頭,沉思少許又道:“這回朝廷佔據大義之名興兵來討,老東西劉崇望有可能會打著為陳敬瑄主持公道的旗號,以此發動教唆陳敬瑄舊部叛亂,我很是擔憂成都啊。”
王先成冷笑道:“陳敬瑄本為一介匹夫,以馬球術竊居西川節度大位,早該滾出成都了,當初主公寬宏大量饒了他一命,然此時彼時,為免成都有危,我看乾脆弄死得了。”
王建滿意一笑,問眾人道:“諸位有何高見?”
牙將張虔裕拱手喝道:“此賊禍國殃民,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張虔裕一表態,其餘不少武將便也跟著拱手請殺。
王建摸了一把鬍鬚,眼珠子轉了轉,點頭道:“這畜牲總想害我,又禍害蜀中日久,的確罪該萬死,如果要斬草除根,那田令孜也不能留著,這廝為禍大唐十數年,招致中外怨恨,天下人恨不得生啖其肉,如果把他的人頭交出去,王重盈肯定會為我說情。”
陳敬瑄是田令孜的哥哥,田令孜則是王建的假父,王重榮與李克用犯闕後,各鎮節度使也上表請殺田令孜,僖宗雖然對他有怨,但與他相處了十幾年,所以不願意殺他。
後李克用等人幾次上表,以殺田令孜為退兵條件,田令孜自知為天下不容,於是主動交出一切權力,又推舉與他素來有怨的楊復光之弟楊復恭接替他的位子,本人則請求前往西川監軍,依附兄長陳敬瑄,僖宗順水推舟同意,自此權宦田令孜徹底失勢。
王建與陳敬瑄翻臉後, 以朝廷名義討成都,陳敬瑄一介馬球將軍,王建卻是身經百戰,陳敬瑄很快戰敗投降,王建進入成都後,流放陳敬瑄於雅安,又逮捕囚禁田令孜。
今年中,王建上表朝廷,請求處死田令孜,李曄召集宰相商議,杜讓能認為,弒父是不赦大罪,王建公然上表借朝廷之手弒父,朝廷若是下詔同意,豈不是與賊同流?
鑑於此,李曄予以拒絕。
話說回來,田令孜與李克用和王重榮都有矛盾,王重榮被部將殺害後,其弟王重盈襲位河中節度使,考慮到這一層關係,王建覺得可以利用田令孜的腦袋做文章,如果能以此爭取到李克用與王重盈出面調和,那麼小皇帝就不得不重新考慮對西川的態度了。
眾人如是商議一番後,王建派飛馬連夜回成都傳令,命成都方面派人去雅州將陳敬瑄帶回成都斬首示眾,首級送來梓州,絞死田令孜,屍身與陳敬瑄腦袋一起送來。
聞王建下梓州,劉崇望分兵八路,諸軍水陸兵進,親領三萬人,殺奔梓州而來。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