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春耕禮(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底貶不貶?
幾百雙眼睛看著,不管發不發怒,權威和名聲總要丟一樣。
想到這裡,李曄咬了咬牙,決定先收拾了再說。
“陛下,臣有一言!”
李曄正要說話,面前卻站出一人,定睛一看,是御史中丞裴樞。
“講!”
裴樞點點頭,拱手道:“省寺部司檢各有本分,太常博士單掌祭祀,風聞奏事彈劾犯官有臺給權事,錢珝李綽託禮儀大名逾位諫劾,屬越職言事,當重處!”
他說完這話,柳璨等人立刻跟著附和。
“準,即付有司昭朕大正公理,不宜偏私枉法。”
李曄大喜,順水推舟同意,於是禁軍儀仗武士上來捉走兩人,一場君臣鬥爭結束,高克禮和顧弘文最終還是穿上朝服侍奉李曄走完祭典禮儀。
祗告皇天后土,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無疫震等大災。
敬告列祖列宗,祈求歷代先帝保佑大唐國運昌隆。
當然,作為天子,李曄還得給上天父親詳細報告去年一年的工作情況。
看,您兒子我把國家治理的不錯。
祭祀完畢,李曄駕臨承天門,下詔大赦天下,同時宣佈免除岐州與太和關等遭受兵禍地方百姓在定初元年的兩稅,中央與所在官府兩年內不得對其徵發徭役。
祭天祀祖後,李曄又率文武百官出城行春耕禮。
華夏百姓從來都很重視農業,但在沒有高產作物種子和沒有化學手段增肥的情況下,精耕細作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非常脆弱,水旱兵蝗匪都能摧毀以家庭為單位的自耕農。
面對這種實際情況,歷朝歷代的很多皇帝都親自做表率。
從漢文帝開了這個先河後,春耕禮基本上就成了國策,無論朝代更替皆不廢,即使是在魏晉南北朝這種黑暗混亂的時代,春耕禮也不曾荒廢,反而多了很多流程。
一開始皇帝只是親自當牛在前面拉著犁頭走,一推二推做做樣子就了事,後面文武百官和王公貴胄也要跟著下田一起耕種,皇帝停止之後,還得站到高處監督。
讓朕看看,是誰在偷懶!
春耕禮既是體現朝廷重視生產、皇帝體恤百姓的現實政治手段,同時還具有彰顯皇權威嚴與天子仁德的思想意義,三則是為皇帝重農固本的思想提供了表現機會。
看和做是兩個概念,當李曄真正搞生產的時候,才體驗到了這種辛苦。
由於戰亂頻仍,關中生產遭到了極大破壞,人口損失慘重,鐵器的價格也很昂貴,即便是畿輔百姓,有鐵農具的人家也很少,大多是木犁,耕牛更是稀少。
耕牛都被徵走搞運輸了,留給百姓的還有多少?
不知道是不是計相杜讓能故意為難皇帝,選中的農戶既沒有耕牛也沒有鐵犁頭。
這是一家七口,一位高堂老嫗,兩個兒子,兩個兒媳,一個七歲的孫女,一個沒成家的小兒子,一家七口都在田裡忙活。
兩個兒子把繩子套在肩上,雙腳蹬地,拖著木犁頭使勁往前奔,腮幫子咬死,黃褐粗糙的面板髮紅,汗水順著下巴往下流,兩個兒媳在後面扶犁,亦是重重喘氣。
老嫗扛著鋤頭在犁頭後面刨溝,孫女跟在奶奶後面倒農家肥。
看見李曄這聲勢浩大的一行人,一家人都驚呆了,說不出話來,倒是常常進出長安城的小兒子激靈,一個箭步衝到田埂邊上叩首作揖,然後就埋著腦袋不說話。
高堂兄弟嫂子見狀,就也跟著叩首埋頭,小孫女怔怔的看著,卻被孃親一把摁跪在地上,李曄露出溫和笑容,笑笑道:“別跪著了,起來罷,朕也試試看。”
說幹就幹!
一家人戰戰兢兢的退到邊上後,李曄就帶著三個宰相先下田,柳璨興奮非常,熟練的操起犁頭,笑著對李曄說道:“不瞞陛下,臣可是種地的行家咧!”
“奴婢也是!”
高克禮急於表現自己,抓著繩子躍躍欲試。
劉崇望和杜讓能相視而笑,然後齊聲道:“陛下,開始罷。”
李曄也興奮的緊,點點頭就讓高克禮和顧弘文把繩子套在自己肩上,繩子套好後,李曄側身站好,一手抓住肩繩,一手抓住背繩,雙腳緊蹬地面,隨時準備開拉。
李曄做好準備後,劉崇望和杜讓能也挽起袖子,上來一左一右將犁頭穩穩扶住。
“一,二,三,走你!”
李曄一聲吆喝,奔著犁頭開始往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