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李曄大袖一揮,又厲聲呵斥道:“三日後再查,如果還背不住,要你好看!”

李倚擦去淚水,諾諾連聲而退。

回到十六王宅,李倚失聲痛哭,又進宮跟太后訴苦,太后卻說她也沒轍。

李廷衣等后妃都被嚇得不輕,唐興公主和永安公主等宗室也心有慼慼,皇帝連八弟都能下這麼重的手,對我們這些人恐怕更加的不會手下留情。

還是好生學習罷,千萬不能走了李倚的老路。

檢查完這些人的功課後,李曄就迫不及待的帶人趕往龍首原,一晃幾個月了,裴貞一到底在哪裡?

說實在的,李曄是真想私下找裴樞問問,你這侄女最近怎麼不見人?可想到這樣會暴露之前的事,李曄又只得打消這個念頭。

來到龍首原上,居高臨下望著二月的長安城,李曄心緒複雜,等了一下午也還是沒有等到裴貞一,接下來的幾天,他每天都會來看看,但裴貞一就是不出現。

李曄大失所望,將心思收回到國事上。

二月廿八,朝廷接到了西川的最新情況。

去年戌月,王建得知朝廷正在全力討伐鳳翔李茂貞的訊息後,認為朝廷無暇顧及兩川,於是果斷髮兵攻陷成都府,陳敬瑄被流放雅州,王建悍然自立留後!

王建攻陷成都的時間較之歷史上晚了一些,但也僅僅只是晚了幾個月,他仍是在文德元年之內拿下成都的,由於道路阻絕漫長,以致進奏章現在才到長安。

李曄心中早有準備,所以看完這封進奏章倒也不震驚,王建跟李曄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要求朝廷罷奪田令孜和陳敬瑄的一切官職爵位,二是朝廷廷下詔承認他為西川節度使。

對於王建這兩個要求,剛剛經過鳳翔大勝的朝臣都表現的很憤怒。

李曄也沒再召集宰相商討,只對劉崇望道:“劉相公,即按朕預定政策行事。”

定初元年三月初一,李曄駕臨武德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賀,同時宣佈各項敕命,對中外文武大臣晉封官職,頒賜爵位各不相同,裨補缺漏,有所廣益。

韓建擒拿李茂貞有功,李曄本來打算按照戰前允諾封他為郡王,但這話剛出口就遭到了禮部和御史臺等衙門官員的激烈反對,大夫裴樞諫言表示,李克用和楊復光奪回長安,如此天大功勞,先帝尚且只封二人郡王,韓建捕賊有功,但並不是在戰場上擒拿的。

對他封賞太重不但有違禮制,還會遭到朝野非議。

朱全忠剿滅了秦宗權,如果他自恃有功上表討封郡王,陛下給不給?那些與國有功卻沒有被封王的人會怎麼想?楊守亮和李忠國這些人又怎麼想?

如果厚此薄彼,肯定有人會對朝廷心生怨恨。

一旦開了這個先河,以後朝廷再詔令各鎮出兵討伐驕藩,他們就會跟朝廷講條件。

誠如是,李曄接受了諫言,於是改封韓建為華國公,仍任鎮國軍節度使,兼華州刺史,但撤掉了他潼關防禦使職,改由神策軍都校高傑出任潼關防禦使。

吉王李保改封蜀王,授成都尹,仍任鳳翔節度大使,兼岐州刺史。

檢校工部尚書、吏部侍郎、鳳翔節度使副使楊守亮為檢校司空,拜兩川招撫制置使。

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崇望以本職進門下侍郎,頂替崔胤罷相後的空缺,諫議大夫、翰林學士承旨柳璨以本職進吏部尚書、右散騎常侍。

御史中丞、秘書省監裴樞以本職進弘文館大學士,兼給事中。

拜司空圖翰林學士,授行知制誥,分管長安武學事,兼太學博士。

經過一年的蟄伏,隨著鄭從儻的病薨及崔胤與張浚兩位宰相各自出鎮山東隴右,朝廷中樞進入以杜讓能、劉崇望、柳璨為首的三核時代,李曄全面掌控大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宰相率領文武百官參上,杜讓能又奏請祭天,李曄照準。

每到二三月份,皇帝還是比較忙的。

是夜,李曄在武德殿住宿奉齋,準備明日的祭天大典。

翌日,李曄又是天沒亮就起床,在高克禮和顧弘文的侍奉下換好冕服就出發,三位宰相已率文武百官等候多時,都穿著正式朝服,按照尊卑上下各就位次。

當穿著朝服侍奉在李曄身邊的高克禮和顧弘文出現在眾人視線後,群臣登時如遭雷擊,不少官員開始交頭接耳,一些朝臣更是對高克禮和顧弘文投去了仇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