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事清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家樹楊成邦是這個研究所的一二把手。
江宇資助這個集體已經快十年了,投入的資金也有好幾個億了,加上今年一次性投入的五個億,累積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
這些投入還不足以換回回報,估計還得需要幾年的時間。
到二零零五的時候就應該出成果了。
徐家樹帶著穿得像太空人一樣的江宇視察了光刻機研究車間。
傳統的乾式光刻機,他們已經能做出生產三百多奈米的光刻機。
但是這沒太大用處,填補一下國內空白可以,但是和國外比還是差距很大。
而江宇提出的溼式光刻法雖然研究出了理論,也獲得了專利。
但離做成可投入商用的光刻機,還需要幾年。
徐家樹也不好說這個時間需要多少,也許三年五年,也許十年八年。
不過晶片方面,楊成邦的隊伍取得的成績可不小。
最近他們用市場上能買到了本子國光刻機,流片193奈米晶片成功。
不過這個訊息研究所並沒有張揚,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張揚的。
人家外國在十多年前就能做出這個等級的晶片了。
流片成功下一步可以試著進行一些量產,看看良品率有多高。
江宇在渤海待了一天,第二天離開渤海。
他並沒有回東河而是來到松陽。
崧遼汽車的大門外掛的牌子上面的字跡,已經換成了威來集團松陽汽車製造公司的字樣。
崧遼汽車這款招牌已經徹底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企業的名稱換了,但是企業內部並沒有什麼改觀,廠房還是那些廠房裝置,還是那些裝置人員也還是那些人。
這些因素都沒有變化,但生產出的產品卻有了改變。
原來松遼生產的所有產品被全部停止。
現在崧遼這裡生產的卡車是是風雲。
風雲的裝配線也從東河搬遷到了這裡。
除了風雲之外,這裡要上的下一款車就是海豚。
江宇來第一件事兒就是看看崧遼廠有沒做好準備。
模具廠的首套海豚裝配線基本已經打造完畢,過幾天就會運輸到崧遼廠來進行安裝除錯。
如果崧遼廠還沒做好準備的話,顧得龍就是失職。
第二件事兒,他要看看崧遼廠的人事安排問題。
以前崧遼廠是軍方企業,裡邊兒以什麼樣的體制運轉不關他的事。
但是現在崧遼廠已經從屬於威來集團,那麼有些人是就要進行調整。
每個國營企業或者是集體企業,裡邊百分之百都有渾水摸魚混春秋的人。
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背景,他們的工作就是混點兒上下班兒,基本不幹什麼事。
這部分人其實還算可以的,不管混不混日子,起碼人還在企業內。
最嚴重的還有一部分人,說的誇張點他們甚至不知道工廠的大門從哪個方向開,但卻能從企業裡領導所有的福利。
以前他們怎麼玩兒江宇管不著,但現在企業是他的,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該清理的這是必須要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