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廠長!裝配線在一個星期內就會到達,安裝除錯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你這邊都做好準備了嗎?」

「早都做好了,騰空了廠房,安排了過硬的工作人員,我們這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好好!顧廠長!還有一個事情,崧遼廠現在已經歸屬威來集團,對於廠裡的人事運用,我要做到心中有數,坦白的說,我的

錢要發給那些幹實事兒的人,至於那些拿錢不幹事混日子的,或者乾脆吃空餉的人,我是絕對不會留著的,你也不用否認,這種事情在哪個國營企業都有,有一些連你都未必知道。」

「江總!這個問題我還真不是十分清楚。」

顧得龍沒法回答,他不能說絕對沒有,但又不能說有,只能裝糊塗。

「你一天到晚忙於生產,崧遼廠大幾千人的企業,你肯定無法估計後勤部門的工作,這個不怪你,我會派一個工作組到崧遼廠專門解決這個問題,你就管理好生產就可以了。」

江宇給顧得龍保留了十足的面子,也不用他處理這個問題。

「我對集團的決定沒有意見。」

沒有意見就對了,其實有意見也沒什麼用。

江宇還走訪了風雲車的生產基地。

風雲車一次性得轉移過來全部三條生產線,十五萬輛的年產量。

這樣鳳窩堡也就沒有風雲車產出了。

鳳窩堡現在只有新世紀皮卡和雷鳴在生產,其他的輕卡全部轉移到了分廠。

鳳窩堡本部倒出的廠區,下一步就是明年要上市的小翻鬥中型卡車。

江宇嘴裡的工作組在江宇回到鳳窩堡的第五天就來到了松陽,開始對崧遼廠的人事進行梳理。

這次梳理最終梳理出混日子的員工,從來沒來上過班卻可以開薪水的人一百八十七人。

其中吃空餉的人全部清除,上班混日子的人只要以後好好工作,企業還會留用。

與他們一同來到松陽的是海豚車的總裝配線。

這條裝配線經過一個月的安裝除錯,於十一月十五號開始了試生產。

第一輛海豚微車也在這一天從裝配線上下線了。

這款1.0排量的小車最終的市場售價是三萬八千元。

它的口號是,華國百姓家庭的第一輛轎車。

94年7月,國家首次鼓勵個人購買汽車。

但這個政策雖然出臺多年,但家庭轎車的保有量卻少的可憐。

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買不起。

進口車都是20萬以上,合資車也是10萬以上。

對90年代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渴望不可及的數字。

但今年,一款售價不足四萬的漂亮小轎車卻突然出現在了市場上。

這對那些想要購買轎車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從天而降的福音。

海豚轎車一上市就引發了一場購買狂潮。

崧遼廠的設計產能是五萬輛,但因為員工熟練度的問題,現在每天只能生產一百輛左右。

這些車基本一出廠就被經銷商提走了,很快就進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上一世的2000年,國家在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首次寫進了鼓勵轎車進入家庭。

但是九八年底,就已經有成千上百輛海豚轎車進入了普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