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盤問錢謙益(第1/3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錢謙益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今上推行這些政策的用意。
有許多政策,在連年與後金作戰,危機迫在眉睫的情形下,也確實有其必要性。
只不過,過去沒有人敢捅破這層紙。
他雖然派系上屬於東林,但觀念上和劉宗周、黃道周等人還是有些不同。
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那次大朝會上,做出了和大部分東林系,包括自己學生瞿式耜在內不一樣的選擇。
他並非只是唯利是圖,見風使舵的小人。
但說到底,皇帝權力越大,他們這些文官的安全就越沒有保障。
可能皇帝一個心血來潮,或一時情緒失控,就可能丟了性命。
不像過去那樣,至少和自己同派系的文官,還可以有勸諫乃至封駁的可能。
錢謙益知道已經入閣的溫體仁對自己有許多不滿。
已經揚言要讓言官上疏彈劾自己在辛酉鄉試受錢千秋賄賂。
雖然此事他自覺問心無愧,但事涉嫌疑,又難以完全分辨清楚,如果皇帝真的要追究起來,屈打成招,輕則罷官,重責殺頭也不是不可能。
也正因為此,錢謙益才惴惴不安。
朱由檢見錢謙益的表情,自然也猜到他在擔心什麼。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藉此敲打敲打他,讓他此去江南,老老實實按自己說的去做
“錢謙益,朕聽溫閣老說,你乃是蓋世神奸,奸險貪橫、植黨行私,一旦得志必為天下國家之禍,你果然是這等人麼?”
錢謙益苦笑道:
“溫閣老太抬舉錢某了,把錢某說得如王莽再生,曹操轉世,臣菲薄劣才,怎有王莽、曹操的本事?臣縱然是王莽、曹操之流,陛下也不是孺子嬰、漢獻帝,溫閣老此言不但微臣愧不敢當,也未免太小覷陛下了。”
朱由檢皺眉:
“你說自己菲薄劣才,只是才能不如王莽、曹操,莫非果有操莽之心?”
錢謙益連忙道:
“陛下說哪裡話,臣只有忠君愛國之心。只是心跡難明,口說無憑,才能卻眾目可睹。臣不過是以顯而易見之事實,證明溫閣老說言不過是臆說。
“若臣果如溫閣老所說,是蓋世神奸,何以至今不過一禮部侍郎,屈居於溫閣老之下。真要做蓋世神奸,那也是在溫閣老的位置上,才更有可能。
朱由檢點點頭:“你這說得也有些道理,看來溫閣老是和你有些嫌隙,故意危言聳聽嚇唬朕了。”
錢謙益恭敬道:“依理,溫閣老不至於糊塗到把陛下當做可以唬嚇之君,不過他對臣有些偏見,又有些私心,情急失言或者也是有的。”
朱由檢道:“以朕之見,溫閣老也未必是對你有偏見,只是你在東林之中威望頗高,結對成群,朝野呼應,聲勢驚人,溫閣老覺得東林威勢過大,表面說的是你,其實指的是東林一系,這倒也未必是私心,你以為如何?”
錢謙益苦笑了一下:“陛下想得高明,臣倒是想得太淺薄了。”
朱由檢說道:“以你的聰明才智,也未必想不到這一層吧,何必故意在朕面前裝糊塗。就如上次頒佈戰時十八條的朝堂大會,許多東林中人,都被朕重處了。不僅劉宗周、黃道周這些清流魁首,包括你的座師曹於汴,你的門生瞿式耜,都被朕發配充軍至皮島,你想必也有些怨言吧。”
錢謙益惶恐道:
“陛下說得是哪裡話?大聖人必有非常之舉,天降雷霆之威,駭破世俗之心膽,而後乃有雨露之廣施,澤被蒼生,世俗方知天威實蘊深慈大仁。臣雖愚戇,也知陛下之舉措,實是利國利民,掃滅逆虜所必須。
“臣雖與東林諸人有師友之誼,卻非不通世變之腐儒,也絕不溺於庇黨護短之私情。若非如此,臣在當時,又豈會毅然跟隨溫閣老,站立於旁。臣豈不知溫閣老和臣素有嫌隙?”
朱由檢心中暗暗讚歎,這錢謙益也真是拍馬屁的一大好手。
饒是自己打過預防針,聽了他這幾句話,也覺舒坦無比。